|
陈中华:从任达华被杀到张扣扣杀人案看,精神病的诊治乱象必须尽快整治 从任达华被杀到张扣扣杀人案再到访民 在中国精神病的诊断程序上有天渊之别 任达华被杀案当天诊断; 光明网评论员:香港艺人任达华日前在广东中山参加商业活动时被人捅伤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事发地警方通报,7月20日上午10时17分许,香港艺人任某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参加一商业活动时被一名男子(身份待查)刺伤,嫌疑人已被当场制伏,伤者已送往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20日晚间,中山市公安局通报称,经初步审查,嫌疑人陈某对持刀故意伤害任达华先生一事供认不讳。经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学专家对嫌疑人进行精神检查和初步医学诊断,陈某存在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俗称“妄想症”)。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张扣扣杀人案不给诊断; 2018年除夕,汉中南郑区新集镇的一位村民,35岁的光棍张扣扣,持刀杀死了邻居父子三口人,这个邻居是当年张扣扣母亲被杀案的凶手,张扣扣时年13岁,目睹了母亲被杀的全过程。后来,凶手赔了大约一万块钱,坐了3年牢就出来了,现张扣扣已被法院杀死,引起社会各级关注。这个案子从发生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关注。作为法律专业人士,我当初就认为此案必有蹊跷。一个13岁的孩子,记仇记到35岁行动、杀人,如果没有精神问题,很难说的过去。一审审判结束后,有关人士委托国内权威的精神疾病鉴定机构为张扣扣做了精神鉴定,证明张扣扣有精神疾病,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虽然张扣扣的家属和律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要求级级法院给张扣扣做精神鉴定,但是级级法院都不给张扣扣做精神鉴定。 上访的老百姓无需诊断; 略.............................................................................................................................................................................................................................................................................................................................................................................................................................................................。。。。。。。。。。。。。。。。。。。。。。。。。。。。。。。。。。。。。。。。。。。。。。。。。。。。。。。。。。。。。。。。。。。。。。。。。。 从任达华被杀到张扣扣杀人案再到上访的老百姓看,在中国精神病的诊断程序上有天渊之别。精神鉴定成为一种随意拿捏、屡试不爽的治理上访者的手段。2008 年12月,《新京报》刊发报道《上访者的“精神病院”》,调查显示山东多位访民被鉴定有精神病,并被送入精神病院进行治疗,不少细节令人唏嘘。 《精神卫生法》第27条规定,“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第28条列出的有权将公民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的主体,应该是近亲属,对查找不到亲属的流浪人员,主体才加了民政部门,只有“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时,所在单位和公安机关才被列入。信访部门在其中的角色,并无法定授权,按照“法无授权即禁止”的要求,因信访而生的精神鉴定本身,难免有合法性疑问。 更为诡异的是,精神病鉴定的彼长此消,伴随的是对上访者人身控制、刑事处罚的措施变化。应急式的人身控制,精神鉴定屡试不爽,包括用此前稳控经费安抚的上访者,之后又被以“敲诈政府”的罪名追究,并不少少。有必要反思,一些地方政府是否存在将精神鉴定行政化、去专业化的倾向,背后则有权力对公民人身侵害的便利和肆意。要警惕在一项旧制度革除之后,一些部门在现存的制度设计中寻找替代品的现象。劳教废止,非经司法裁量而长期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其他措施可能依然存在,政法机关对精神病的诊断收治乱象必须尽快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