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 中华论坛 >> 陈中华;不管从何种目的去研究,黄金周都不是个好东西
陈中华;不管从何种目的去研究,黄金周都不是个好东西

陈中华;不管从何种目的去研究,黄金周都不是个好东西


陈中华.jpg


不管从何种目的去研究,黄金周都不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春节,因为,“春节”已演变成为一场中国人口大流动,大迁徙。为此,整个社会将动用所有运力、物资去满足中国人对春运旅行的好奇,谁也不敢面对春运期间出现的任何群体性问题,毕竟那是30多亿人的集体出行,稍有不慎将造成混乱。我本着支持社会稳定的观点,建议中国国务院废黄金周


      每逢国庆长假,你的脑海是不是总会唱起了这首歌: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浙江杭州西湖再次迎来旅游高峰

    景区内人头攒动

    挤到质壁分离

    断桥变人桥

    又是一眼望不到头啦!

    

    西湖的水,我的泪,啊啊啊啊啊~

    

    来源:网友@西湖王爷

    ↓↓↓湖滨路步行街成了这样↓↓↓

    

    西湖并不“孤独”

    上海外滩变人滩

    远看是这样的↓

    

    俯瞰是这样的↓

    

    正所谓

    两岸猿声啼不住

    我才走了两三步

    

    南京路上别样的风景线

    “武警人墙红灯”

    又出动了

    

    这回,上海警方首次启用

    三角形环岛“雨刷式”导流措施

    

    什么是“雨刷式”导流措施?

    ↓

    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路口是行人通往外滩最主要的一个路口,民警和安保人员在该路口站成了三角形标兵线,将进入外滩和走出外滩的游客隔离,避免发生人流的对冲。

    而马路封闭后,通过这一三角形成导流,实现客流通行形成单循环,最大程度利用道路资源,也最大限度保障道路有序通行。

    手拉着手导流的执勤民警

    看上去是不是很像一根雨刷?

    

    许多网友也在社交平台上

    表达了对武警战士和警察蜀黍的感谢

    

    

    坐标长沙

    橘子洲头

    

    

    

    坐标成都

    春熙路

    

    

    

    宽窄巷子

    

    上午10点过,

    熊猫基地的6万张门票就已经卖完咯!

    

    至于往年“人人人人人”的大户

    八达岭长城风景区发布消息称

    截至10月2日14时19分

    已售出5.2万张门票

    已经启动橙色预警

    请游客确认

    自己预约购票成功后

    再行前往

    

    有网友游长城表示看了人头但还是开心

    

    有机智的网友

    计划去八达岭游玩的

    一看到火车站的人潮

    立马转方向去慕田峪长城

    人少体验好

    拍照也是美美哒

    

    坐标济南

    10月2日,大批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趵突泉

    有些带孩子的游客

    甚至转了一圈都没有看到趵突泉三股水!

    

    

    

    白天“挤不进去”

    很多人选择晚上来此游玩

    依然是“川流不息”

    

    

    接近晚上十点,

    泉城广场及周边

    依然爆满。

    

    芙蓉街已经限制进入,

    市民只能从北门进入。

    

    10月2日,

    大明湖迎来17.5万游客

    

    

    坐标青岛

    

    白天游客在海边游玩,

    那晚上总该人少一点了吧?

    不!可!能!

    五四广场上等待看灯光秀的人,

    早就安排的满满当当了!

    

    

    友情提示:鞋子太贵的,就别去看灯了...

    

    

    坐标泰山

    最新“战况”

    泰山上看日出的人……

    

    但有网友就没这么幸运了

    

    

    

当前中国国务院的节假办改革不进反退,又再酝酿增加黄金周……事实上,中国式全国停摆、集中集体休假的“黄金周”,已成了集中拥堵,严重浪费的噩梦。国务院节假办拟定新的“节假改革方案”,大同小异,走不出全国“长期停摆、集中休假”的死胡同。其中最糟的就是“挪借周末”,即把周末改期与临近的重大节假日,集中形成超过7天的长假。

   
   根据交通、铁路等部门的预测,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有超过7.4亿人次出行,相当于全国一半以上人口在黄金周期间走出家门。如此密集的出行,自然造成了城市和景区沿线路网的大面积拥堵。“现行的假日制度,造成出游时间过于集中,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交通严重拥堵、安全压力大、景区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消费体验质量下降等。
   
   按照中国权威机构的统计,每个“七天黄金周”,总共消费支出可产生2000多亿产值。而集中休假造成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集体出行对景区造成的破坏、浪费和交通事故(每次都有数万人伤亡,不亚于一场中等规模战争),更是日益恐怖,民怨沸腾!
   
   当今世界,只有印度和非洲的个别落后国家,才有中国这样的“集中节假”,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同样的全面停摆,集中拥堵,严重浪费的诸多问题。包括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从没出现过这类瞎胡闹的倒退现象。
   
   特别是春节,日本人是聪明的,日本人成功地取消了春节,春节本来是日本人的悠久传统,但在19世纪下半叶明治维新运动中日本人认为春节是糟粕,因而取消了春节,事实证明,日本人的这一取消春节的决定是正确而明智的,加速了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日本人是相当聪明的,吸收中国文化专门吸收优点,而其中的糟粕并不吸收,最典型的是宦官制度,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很多特别是唐朝中国的很多制度和文化,但是日本从来也没有宦官。日本人很聪明,故日本能挺立于、屹立于强国之林。而中国呢,虽是大国,但是弱国。日本人能成功地取消春节,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取消春节呢?
   
   以日为师,取消春节,强国富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是中国传统最大的糟粕,中国文化的糟粕几乎尽显于春节。春节的繁文缛节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春节的恋家情结是中国人的不成熟的标志,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熟标志是不再依赖于家庭和依恋于家庭从家庭中走向社会的,只有不成熟的儿童才会恋家的,中国人的春节情结只能说明中国文化停留于孩童般的幼稚的恋家状态中,是十分不成熟的。
   
   那么,取消了春节人们难道不要回家吗?怎么办呢?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普遍实行带薪年假制度,规定职工可以每年享受20天左右带薪年假,员工可以自由选择一年中的20天休假,我建议中国取消春节并不是反对团圆,团圆是挺好的,但团圆不一定非要在春节期间不可,完全可以根据人的合意在带薪年假里团圆,应在大家自已生日或亲人生日时过年假好些,这样可以错开,全国人民就不会集中在几天回家了,就不会有世界上和史上最大的人口迁徙了,就不会有春运问题了,令中国头疼的春运问题难道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同理,也应该取消国庆长假,中秋、端午长假了,只要放一天假就足矣,没必要放7天或3天长假,有20天带薪年假就足够了,十一期间的交通问题,旅游紧张问题也和春运问题一样迎刃而解了。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相当于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中国春运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口语中的“春运”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春节前后的运输现象,二是“春运期间”的简称。春运规模之大,以致中国大陆交通难以承受,为了解决春运问题,中国政府每年都要提前部署,但仍无法满足春运要求。
   

   2012年1月14日早晨7点过后,深圳,一群连续数日排队但都买不到火车票的民众在深圳火车站售票厅内聚集,随后近百名群众来到一旁的香格里拉门前堵路,希望铁路部门能解决车票问题。后来辖区警察前来疏导,人群被带到深圳火车站广场后,又有部分人跑到公交站场出入口继续堵路,与警方发生冲宊。巨大人流更几乎酿成险情,去年“华山爆棚事件”就是典型例子。华山景区管委会旅游处处长翁鹏表示,2日,有27000余名游客在半日之内涌入华山东线景区,在瓦庙沟内滞留。在华山上宽窄不过两米的山间险峻的道路上,横着挤了不下五六人,十余米的路上竟有一两百人。至当日下午4时许,约2000名游客滞留在索道下站,排队长达3小时。部分游客情绪激动,要求退票并封堵了华山景区的入口,造成管委会接送游客下山的中巴车无法正常运行。而大部分游客在上山前已经购买了往返车票,无奈徒步下山,加剧了拥堵现象。希望政府不要利欲熏心,置人民生命于不顾,为了经济利益,搞黄金周剌激消费,放纵“春节”期间每个人都“回家”,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大流动,是极易诱发社会动荡的。









   另外,在2001年时,调查即表明:“五一”“十一”的集中消费不但未扩大旅游消费总量,而且完整实施了两个长假的2000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还低于8年来的平均增长。实施延长节日的做法仅仅是使旅游人数和消费更集中了,或者讲仅仅是旅游者按时间的重新排列组合,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旅游消费。事实是,绝大多数旅游者一年甚至几年才有一次旅游的实力。黄金周对拉动内需的作用不是微乎其微,而是一点都没有。随着国内黄金周的拥挤,越来越多稍有实力的人都开始选择到国外去度假。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世界第七大客源输出国。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2005年9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研究报告》警告说,中国出境旅游花费已经超过入境旅游收入,中国国际旅游业已经整体沦为花汇产业,而非创汇产业。在未来十年内,中国国际旅游逆差将达到700亿美元。
   
   黄金周对我国类依赖“外贸拉动”的经济体来说,这简直是瞎折腾!目前,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美日韩、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大都实行不影响正常工作的“轮流休假”制度,重大节假日也只有一天。每周七天作息制度,已成为其工作和生活的固定周期,不可变更。如果中国挪借周末,拼凑集中长假,就不是浪费了两个工作日的问题――当中国集体停摆时,其他外国政府、公司、银行及海关等却在上班,而中国在周末上班,全世界却在休息――那就意味着,实际上浪费了四个工作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中国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近25万亿人民币,按照每年26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的业务量就近1000亿,即每借一个周末,就可能给中国进出口业造成4000亿的巨额损失!按照中国一年GDP为68万亿计算,如果中国继续维持国庆、春节等七天长假,每“集体停摆”一天,中国的损失就是2600多亿,七天总损失高达1.83万亿!每年两三个集体长假,就可给中国造成高达5-6万多亿的经济损失。这种人为的效益损失几乎是中国经济总规模的十分之一!

   春节,一线城市大批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大城市再度上演“空城计”。平日拥堵、喧闹的北京等城市,迎来了难得的畅通状态。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在中国,从“车如流水马如龙”,到“门庭冷落鞍马稀”,只不过一个春节的转身。大街小巷没了招揽生意的吆喝声,马路上少了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停车场再不用争抢车位,乘公交如同坐“专列”……紧张拥堵的城市,散漫顺畅得不像样子。倒像诗歌《从前慢》里写的,“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

   越大的城市,偌大的“空城”。此前,高德地图发布的《2016年春节出行预测报告》显示,北京位居“城市人口迁徙‘减肥’榜单”之首,是全国人口短暂迁出量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次分别为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东莞、杭州等。更早前,权威数据预测,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1亿人次,增长3.6%。城市空荡荡了,路虽然好走了,视野虽然宽广了,日子却不见得辽阔起来——无论是公共服务、抑或是商业交易,基本处于停摆或半停摆阶段。当“外人”都走了,“里面的人”,连生活链条都断了,还谈什么奢侈的优越感呢?所谓春节“空城”现象,通俗点说,就是“平时人满为患,春节人少瘫痪”。它背后的问题,固然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故土情怀相关,但不得不提的是,城镇化与市民化不相匹配,也是重要的根源。

   不管从何种目的去研究,黄金周都不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春节,因为,“春节”已演变成为一场中国人口大流动,大迁徙。为此,整个社会将动用所有运力、物资去满足中国人对春运旅行的好奇,谁也不敢面对春运期间出现的任何群体性问题,毕竟那是30多亿人的集体出行,稍有不慎将造成混乱。所以春运是一场浩劫,一场全民参与的对全社会财力、物力的绞杀行动。我本着支持社会稳定的观点,建议中国国务院废除春节!让关爱、理解、友善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改变中国文化领域里的表演成分,一项传统是不是好的,值得发扬要看是不是对人对已有利,传统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比如裹脚从前是传统,过春节也是跟裹脚一样的一种恶习,应该放弃。      
   
   中国的节假安排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改革的方向只能是与中国经济效益和外贸利益一致,兼顾国内秩序稳定与防止拥堵,并与国际作息时间接轨。那就是:必须取消所有七天以上集体长假,包括春节、国庆和五一等重大节假日,均改为一天,并严禁“挪借周末”!
   
   同时,中国应颁布更加明确的法律,严格执行“轮流休假”制度:所有政府单位、银行及公私企业,对签约一年以上的员工,必须提供至少十天以上的“带薪休假”(不足一年合约的,假期递减)。另外的“无薪假”由雇主与员工自己决定,以避免全面停摆、集中拥堵,以便形成“错峰出行”。各部门及企业由人事部门或工会安排每人,不影响正常营运的“年度轮休”计划。否则,每个工作者都可控告雇主,对违反“劳工法”者予以严惩。
   

   当然,鉴于中国人“春节大团圆”的传统文化,目前政府若禁不止私人企业在中国新年期间“集中放假”。但是国家的政府、司法、海关、警察、医疗、邮政、交通、货运、银行、电讯等提供公共服务及社会安全的国家机关,绝不能长期停摆。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