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女大学生李心草死亡案,办案警察存在严重失职 近日,女大学生李心草之死牵动人心。澎湃新闻:10月12日凌晨,微博名为“李心草妈妈”的网友发帖称,她女儿李心草是一名在昆明读大二的学生,于今年9月9日被发现在云南盘龙江中死亡,警方表示其系醉酒自杀。但她通过监控发现,当晚李心草被室友带来的两名男性朋友“强制猥亵”,存在激烈反抗、被打耳光等诸多疑点。 相信看过那篇题为《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的控诉信的人,都会被深深触动。正值青春的李心草原本就年幼丧父,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非正常死亡,让这个家庭更支离破碎。而更让人悲愤的是,李心草的母亲得到的,是一个充满疑点的死亡结果。 比如根据李心草母亲的说法,警方最初给出的结论是“醉酒自杀”。然而在死亡当天,李心草曾给母亲打电话,并已买票准备回家,自杀的说法很难站得住脚。事发时的监控同样显示,李心草被室友带来的两个陌生男子扇耳光和疑似强制猥亵,并被长时间控制,呼喊“我要报警”依然未能脱身。凭常识来推断,落水前的种种致命细节,作为本案的关键线索,无疑指向了李心草之死的另一种可能真相。 然而据其母讲述,由于“看视频资料是跳跃着看的”,该线索最初竟然被警方忽略了。这一细节如果属实,那就意味着警方出现了严重失职。这同样是一种让人不可接受的结果。当然,到目前为止,此事依旧缺少详细调查,信源主要来自李心草母亲。不积极打捞搜救、不认真调查取证、不及时验尸查疑、不立案侦查,四项控诉成为此次舆论发酵的焦点,不管是不是悲痛情绪下其母放大误解的结果,它都给李心草的死亡,蒙上了一层悬疑色彩。 在人命关天的案件上,缺少严谨、公正和透明的调查,难免会触发有特权为作恶者撑腰的灰色想象。比如,李心草母亲提到,涉案两男子曾威胁警察,“今天你把我弄进监狱里,明天我就能把你弄进去”。李心草母女的不公正遭遇背后,是否牵涉更深层次的保护伞,依旧值得刨根究底。这关乎警方的公信,也关乎法治公平正义。 目前,当地警方已经成立了专案调查组,李心草之死离真相又近了一步。是醉酒自杀还是被暴力猥亵间接逼死,警方办案有没有失职渎职,涉案男子有没有过硬的“背景”,相信这些谜题都会慢慢揭开。只是我们常常将“正义会迟到,不会缺席”挂在嘴边,但对李心草母亲这样身处个案中的受害者而言,正义迟到的代价实在过于沉重。 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细节是,本案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有余。在这段无比煎熬的时间,李心草的母亲走街串巷,调取监控,找到了当时路过的出租车司机和看门大爷,试图以一己之力还原真相。然而到头来,还是得通过网络发帖控诉,用吸引舆论关注的超常规手段,寻求更高层级的调查介入,来换得更加公正的处理。 对一个丧夫又丧女的母亲来说,这是一条偶然性极高且艰难无比的道路,让人心痛,也让人愤懑。因为原本搅动人心,甚至让外界对公平正义产生怀疑的疑点,完全可以在死亡发生的那一天,被严谨、公正的调查从容化解。 当地警方核查并不等于立案,真正立案还需要等待进一步核查的结果。眼下,最亟待解决的,就是查明李心草之死,究竟是属于“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后者,就证明有犯罪事实,当地警方就有必要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立案侦查,启动刑事诉讼程序。 尽管目前当地警方尚未公布核查的有关信息,但从之前的报道情况,包括李心草母亲的陈述,以及视频画面来分析,李心草自杀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尤其不容忽视的是,事发前,与李心草在一起的“一女两男”,也就是当地警方所称的“相约自杀者”,在这起“自杀溺亡”事件中充当重要角色,且蹊跷之处甚多。 从有关视频情况看,疑似处于醉酒状态的李心草,与“室友任某”以及两名男子在一处小酒吧,并为3人所控制;一名男子一度压在李心草身上,李有挣扎、哭泣的反应,如此似有强制猥亵之嫌;一名男子两次掌掴李心草,而李被“室友任某”抱住脖子不能动弹,似有殴打伤害之嫌。而就在李心草离开酒吧后不久,即发生落水溺亡事件。这些证据都明确指向,“一女两男”对李心草的溺亡,发挥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怎么说也逃脱不了责任。 诚然,从当地警方的表述,以及有关人员的陈述看,也有一些语焉不详的解释,比如,“与李心草相约自杀”,“扇耳光系为其醒酒”等。问题是,4人相约自杀,唯独一人溺亡,其他人并不能置身事外。从法理上看,数人相约自杀,无论是“尚未行动的”,还是“侥幸生还的”,抑或“临时反悔的”,都有救援同伴的法律责任。事先相约自杀却“反悔”而不相救者,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并不乏此类案例。 面对并不符合逻辑和常理的回答,侦查人员有必要深入调查“一女两男”及其与李心草的实际关系,以及出事当天凌晨的事实真相。即关于李心草的“溺亡”,“相约自杀”的“一女两男”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而不是简单地电话通知,说“有四个孩子约一起跳江,其中一个就是李心草”,让亲属签字认领遗物潦草了事。 公民死生事大,真相云遮雾绕,不可不查。当地警方的核查工作,除了搜集酒吧视频等证据,重点应对“室友任某”及两名男子进行全面调查,尤其对“相约自杀”“事前聚会”等疑点,应“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有关证据材料,逐一予以厘清,得出合理解释,扫除萦绕在公众心头的疑云。 在李心草之死抵达真相时,这是需要被反复提醒的警示。正如媒体所言,“人命不是草芥,哪怕小草也有尊严,有获得善待的权利”。只有善待每一条生命、每一项权利,公平正义才有兑现的希望,那些和李心草母亲一样遭遇苦难的人,才能真正得到抚慰。 李心草溺亡一事存在很多疑团依然待解开。1. 李心草死前出现在酒吧,当地警方是否知情?2. 被男子压身疑似猥亵、殴打一事,家长都能调监控看到,为何当地警方没有告知?3. 最重要的,如果此时没有演变成舆论事件,还会不会有今天的重启调查?期待李心草之死的疑团尽早揭开,给一个苦难母亲以抚慰,让正义被阳光照得到。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附:新京报记者多方采访当事各方,复盘此事,试图还原整个事件。 19岁少女落水身亡 9月9日凌晨3点左右,陈美莲在曲靖家中接到了昆明市盘龙区鼓楼派出所值班民警的电话,说李心草跳江了。 李心草是她的独生女儿,今年19岁,是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学生。值班民警告诉陈美莲,李心草是“醉酒自杀”。 李心草落水的地点,在昆明盘龙区桃源街的一家酒吧旁。酒吧面对盘龙江,到江边不到10米,中间有绿化带,岸边还有围栏。 当晚和李心草一起喝酒的还有3人,分别是李心草的大学室友任玥(化名),任玥男友李琥(化名),还有男子罗衡(化名)。 9月9日早上8点,李心草的表哥发消息给任玥,希望能通过她确认李心草的落水地点。 任玥回复称,李心草落水的位置在正对酒吧的江边。但她并非亲眼所见,当时她正在店内看包,是李琥和罗衡两人告诉她的。 新京报记者曾多次试图联系与李心草同行的室友任玥、任某的男朋友李琥,还有罗衡3人,但电话一直未能接通。 同行人称其醉酒落水 事发之后,李心草家属询问了李琥和罗衡,希望得知事发经过。 从李心草家属提供的录音中,新京报记者听到,被指认为李琥的男生称,9月8日,他们一行人约好外出逛街,当天一起吃了晚饭,晚上10点多,4人准备坐地铁回学校,但地铁末班车已开走,他就提出让两个女生自己休息一晚。但罗衡提出可以接着喝。 随后,4人走到桃源街的酒吧内,点了12瓶啤酒。李琥说,李心草喝了不到一瓶啤酒,就像是醉了:“最开始还很正常在玩手机,后来突然要买一双几百块的鞋子,我们赶紧把她手机拿过来,不让她买……她就坐在那里发了一会呆。” 随后李心草像要呕吐了,于是他们扶李心草到店门口蹲了一下:“李心草突然一下子站起来往江边冲,我们赶紧把她拉回店里坐着。” 李琥说,后来李心草突然说要上厕所,站起来把他推开,往外面冲。街上刚好有两辆的士,李心草拦了一辆,但他们觉得不能让李心草独自搭车,于是和出租车司机说:“不要忙着开,我们这个朋友喝多了,我们先平静一下子。” 李琥称,刚讲完这句话,李心草就拉开了另一侧的车门往外冲,瞬间翻过了栏杆,他一把没捞住,李心草就掉下去了。李琥立马喊人报警。 李心草坐过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李心草的表姐,李心草从酒吧走出来,上车后告诉自己要回家,这时有两个男子来拦车,李心草就开车门从另外一边下去了。 截至10月14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未能接通涉事出租车司机电话。 罗衡还向李心草的家属多次保证,此前,他们并没有刺激过她,也没有跟李心草吵架或起过任何冲突,当晚更没有碰任何违禁的东西。 酒吧内的监控视频记录了李心草站起来跑出酒吧的情况:李心草和李琥坐在一条椅子上,李琥用手轻拂李心草背部以示安抚,任玥和罗衡背坐在后面说说笑笑, 随后李心草起身,李琥跟随出门,随后罗衡被叫出门外,任玥留在原地继续喝酒玩手机,很快也出门了。李心草起身出门后约45秒后,监控视频中听到男子大吼“有人落水了。” 一名涉事酒吧店员则称,当晚4人点了一扎啤酒,逗留了近4个小时。他感觉几人就像是普通朋友约出来玩。 这名店员表示,中途几人出去了一趟,返回店内后,有人曾将桌上的东西掀翻。他过去查看,并无发现异样,因为店内嘈杂,并没有听到李心草呼救等声音。 “我说你们是不是喝多了,是不是闹矛盾,他们说没有闹矛盾,只是那个小姑娘喝多了。”这名店员称,他听见动静过去时,李心草横躺在椅子上,已经有些醉态。他并没有注意到之后是否有打耳光的情况,也没有听到呼喊。 接近凌晨2点时,4人起身离开,不久就发生了李心草落水身亡事件。 陈美莲说,9月11日,在蓝天救援队的帮助下,他们在滇池找到了李心草的遗体。 家属称其并不厌世 对于醉酒自杀的说法,李心草的家属无法接受,他们称李心草性格开朗,从未表达过厌世情绪。 “(9月8日)中午11点21分,(李心草)和她妈妈打最后一通电话,说国庆要回家,买了车票。她的大学同学、室友都说,她对未来比较有规划,她老师也说她学习成绩挺好的。从种种来看我们不相信她会自杀。”李心草的表姐表示。 陈美莲回忆,2018年李心草考入昆明理工大学,从老家曲靖来到昆明读书,人际关系主要是身边的同龄人。陈美莲不熟悉李心草的大学人际圈,没有和李心草室友见过面。李心草从来没和她提起过室友,主要谈话都是说家里的事。 陈美莲经常会问女儿有没有男朋友,李心草都否认。 陈美莲说,她不理解李心草怎么会深夜去酒吧喝酒,事发后,她还经常给女儿的微信发消息聊天,但再也收不到回复。 任玥也和李心草家人说过,李心草平时和室友关系融洽,人很好,就是很喜欢碎碎念。 李心草的家属还提供了李心草其他两名室友的谈话录音。 据李心草的室友讲述,寝室关系很好,和李心草也未曾发生任何矛盾,平时几人会一起外出玩耍,李心草并没有谈恋爱,任某也带男友和他们吃过一次饭。 事发当天,原本是宿舍四人都要去,后两名室友有事未能一起,当晚,她们还收到李心草的消息,当晚不回宿舍了:“晚上9点了……她们说要回来的,任某还让我帮她接点热水,后来11点多,她们说不回来了,帮带一下明天上课的课本。” 10月13日,李心草室友婉拒了新京报记者采访,称等待警方的最终结论。 死前疑遭暴力对待 找到李心草的遗体后,陈美莲和家人在派出所查看了涉事酒吧的监控视频,却发现,李心草被掌掴了2次,她偷偷用手机录下了这段画面。 时长2分46秒的监控视频显示,9月9日凌晨1点42分,李心草在酒吧内仰躺在椅子上,身穿黑衣的罗衡俯身上前,与李心草面目相对,看不清楚其动作。其间画面有跳跃,并非连续不断。李心草起身后,疑似醉酒,任玥和李琥两人上前控制住其双手,随后李心草一直哭闹不止,吐字不清,随后罗某左手把住李心草脸部,右手掌掴她两次。 李心草落水后,李琥和罗衡曾告诉李心草的家属,李心草当晚醉酒后表现出疑似自伤异常行为。李琥说,李心草第一次欲往河边跑,被拉回店内后,就开始胡言乱语,有试图自伤行为并多次想要冲出酒吧:“她从江边回到店里面之后,像中邪了一样……就说你不要过来,你不要来找我,十多年过去了怎么的,当时我也不理解。”李琥亦表示,李心草掐住她自己的脖子,又砸碎酒瓶子,准备割腕,被拉开了,店内服务员还来询问情况。 被指认为罗衡的男生也有类似的表述:“9月8日晚11点到11点半之间,李心草一直都处于特别激动的状态,而且她说的话我们都听不太懂。” 在李心草遗体被找到后,李心草家人未能再次与任玥、李琥和罗衡三人见面,没能得到3人关于暴力对待任玥的解释。 尸检结果尚未出 看到女儿被暴力对待后,陈美莲更加无法相信她是“醉酒自杀”。 陈美莲说,随后她多次希望警方立案侦查,但一直未能得到结果。事发当晚,警方是否尽力救援,她也有疑惑。 久未得到回应后,10月12日中午,陈美莲写了《还这位母亲一个公道》的贴文,披露了李心草落水身亡的情况,发布在微博上,迅速引发网友关注。 当天,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发布通报,称已成立工作组,对此事进行核查。10月13日,昆明市盘龙区检察院官方微博称,国庆节前已提前介入这一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跟进中。 10月14日上午,陈美莲告诉新京报记者,家属于10月13日下午签署尸检同意书,由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进行鉴定,19时许才做完尸检,家属在现场听到法医称,需15-20天才能拿到尸检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一切以警方发布的信息为准。关于李心草和室友的具体情况,他拒绝回应。 10月14日晚,昆明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昆明警方发布”称,提级成立由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对李心草的死亡立案侦查;市级检察机关同步介入监督。市公安局督察支队牵头成立工作组,对专案工作进行督察,对盘龙分局前期工作开展倒查。 新京报记者 朱必胜 张彤 卢海燕 赵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