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为官者为民好,就是为党国好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根本的历史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分析一些政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背离和失去民心是致命根源。苏共在只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发展到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强大的德军,却在成为有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时丢失了政权,其根本原因在于执政后期大搞特权、丧失民心。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篇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为官者为民好,就是为党国好。各级官员一定要全心全意无私不贪地为人服务。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党中央一定要知道,任何官员伤害老百姓就是等于伤害党自己的逻辑,对官僚腐败欺圧百姓的官员必须严惩不贷,决不能手软,才能取得民心,长期执政。“ 政党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识别和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和作用,归根结底要看它站在什么立场上,代表什么人的利益,为什么人服务。1921年前后,中国政治舞台上曾出现3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在于她从诞生之日起,就庄严宣示自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了为人民大众谋福祉,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没有任何特殊利益。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民族区域自治到一国两制,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谷文昌到杨善洲,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殚精竭虑。九十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人民群众中间,形成了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为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提供了根本保证。 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在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所在、使命所系,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希望所系。刘伯承元帅曾说过,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过去跟我们走,不一定现在跟我们走;现在跟我们走,不一定将来跟我们走。斯言如警钟,令我们警醒和深思。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时代内涵和意旨,更加自觉地坚守人民立场,永远与人民同行。 坚守人民立场,就要常怀对人民的敬畏之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对于人民群众,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热爱之心。要以百姓情怀对待群众的疾苦。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使我们所有的奋斗和工作都贴近、对接百姓的实际,以群众的忧乐为忧乐,以群众的得失为得失,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小学生的姿态对待群众的意见。 坚守人民立场,就要坚守清正廉洁的自律之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这样的警钟,我们应时时敲响在耳边、回荡在内心。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谨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以权谋私;都应自觉遵从党章、遵守规矩,不触底线、不碰红线,耐得住清贫,管得住手脚,稳得住心神,经得起磨炼,永葆拒腐败、永不沾的政治本色;都应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习惯在监督下用权,在监督下工作,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中,自觉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如此,群众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