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_武汉从封嘴到封城 据人民网、中国新闻网2月6日晚上的消息:“文山州人民医院文某、文山市人民医院刘某等5名医务人员因偷拍、散布疫情防控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其行为已触犯《中共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文山市公安局依法对文某、余某某、刘某、谢某某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对关某某罚款500元。”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举国致敬送别李文亮医生的哀痛时刻,这则消息引发舆论和社会广泛关注。 这则语焉不详的消息,并没有说明云南省文山州、市两家人民医院的文某等5名医务人员看见、偷拍、散布了什么样的疫情防控信息?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过从文山市公安机关处罚的力度来看,违法情节应该是比较严重的。要不然,在疫情防控正需要医务人员夜以继日的关键时刻,小小不然的事,不会轻易拘留医务人员。 但转而一想,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要说犯了小事,应该不会拘人;要说犯了大事,云南警方也没发布什么警情通告。我认认真真地研读这则消息,却始终也没有弄清楚个所以然。从字面上看“因偷拍、散布疫情防控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表述说明,文某等几名医务人员要么是泄露救治一线的疫情了,要么是泄露感染疫情患者的信息了。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作风,是净化党员干部思想、 解决党内矛盾、推进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习近平主席说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毛泽东主席说过:“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邓小平也说过“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借中国历史中周厉王的故事讲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执政大忌,得出结论如:“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不要以为掌握了大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就能够把老百姓的嘴巴堵住;当然,这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是,终归是要被老百姓赶下台的。一些古代的统治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常常说出这样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谓民意难违,就是说的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荒淫无道,但他们又怕人民议论,就采取了压制社会言论的措施,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平安无事。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作法,它不仅使下情无法上达,错误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加剧社会矛盾。更可怕的在于虽然民众口上不说,但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只要社会矛盾到达临界点,大规模的暴乱必然爆发,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正可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忍受暴政的民族,但也是爆发起义最多的国家。 据武汉官方公告,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等交通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看到这个消息,让人一阵揪心!在和平年景,一个繁华大都市为了应对汹汹而来的肺炎病毒,竟然采取了封城措施!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大过年的,1千多万市民只能戴着口罩,蜗居城内,心惊肉跳,不敢出门,不能有任何的聚会娱乐行为。这是怎样的让人悲伤、痛苦而又无奈的境况啊! 不仅如此,武汉的肺炎病毒竟迅速传遍了湖北,湖北已有多个城市和武汉一样实施“封城”,且病毒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全国,传到了国外!人们对这种大规模地“封城”“封县”、阻断交通、隔离场所的行动,虽然心中不快,暗暗叫苦,但无人埋怨,都十分理解,积极配合。但是,对武汉警方在新年第一天开始的“封嘴”行动,十分不满;对他们至今没有向8位“造谣者”低头认错、赔礼道歉,对由此引起的延误控制疫情最佳时机的错误没有深刻反思和检讨,都感到愤愤不平! “一些网民在不经核实的情况下,在网络上发布和转发不实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这8名网民发布的肺炎病毒信息,完全是真实情况的反映。病毒疫情在12月8日就开始爆发,月底,疫情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已经休业整顿。有关部门姗姗来迟的通报,又是隔靴搔痒,说什么“疫情可防可控,不会人传人”,让人民放心大胆生活。在这种危机关头,8位获知实情的市民挺身而出,在网上发布病毒的危害性,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实则是造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何罪之有?何错之有? “公安机关竟调查核实,已传唤8名违法人员,并依法进行了处理。警方提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上发布言论信息,应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编造、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警方将依法查处,绝不姑息……”——这几句话似乎义正词严,站在法律和道德的制高点上,实则是违背事实,滥用法律,大话压人,钳民之口的错误言论! 据警方说,他们对这8位造谣者是“和平”处理的,既没有逮捕,也没有拘留,只是询问一下就释放了。但是,警方通告的措辞对任何人都有震慑和恐怖性,警方这些话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当时,有许多疫情的目击者、亲历者,一些医院医生、专家学者,眼看着这要命的病毒在蔓延,在传染,但是在警方挥舞的大棒下,有了前车之鉴,都采取了明哲保身、噤口不言的态度! 警方的这个通报,是否有上级批准,不得而知。但是,这个通报发布以后,市里的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广播电视,都要密切配合,严防死守,丝毫不允许透露疫情的半点消息。就连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在1月21日之前的15天内,竟对肆虐的疫情三缄其口,在头版稿件里没有一篇关于疫情的报道!不少网友认为,当地隐瞒实情的结果,在事实上助长了疫情的传播,加大了后来防治的难度。官方把实情当作谣言,而把假话当作真理。卫健委说,此疫病不会人传人,可防可控。于是,大家都跟着麻痹大意。因为人们习惯上信任公权力,继续不戴口罩,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来回穿梭,继续大口吞噬着野味。1月19日,在疫情快速扩散的情况下,武汉人喜笑颜开地在百步亭举办有4万个家庭参加的“万家宴”,市政府发放20万个旅游优惠券…… 武汉的“封嘴”事件,使武汉失去了20多天(也可说是一个多月)最佳防治疫情的时机!也可以说,有关部门的严重失职、渎职,成了疫情快速扩散的助推器!也可以说,之前的“封嘴”,导致了后来的“封城”!假如疫情爆发之初,尤其是那8个市民发布“谣言”后,警方不是抓捕“封嘴”,而是立即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邀请医疗病毒专家调查研究,汇聚各个医院的救治情况,引起高度重视,在1月1日起,人们都戴上口罩,取消任何大型聚会。武汉电视台、长江日报等媒体,每天不断刊发病毒的危害性,传染的严峻性,防治的重要性;再邀请中外著名疫病专家来武汉支援会诊。只要做到这些,还会有今天如此大规模地祸害武汉,祸害湖北,祸害全国的严重危机吗? 2020年02月07日,03时57分55秒,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公告: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李文亮接触过早期的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并在自己的同学群发出预警,但却被定义为“不实信息”而受到公安部门训诫。他的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他被媒体称为此次疫情的“吹哨人”。 2019年12月30日17时48分许,李文亮在一个150人左右的同学群中发布信息称:“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急诊科隔离”。提醒同为临床医生的同学“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随即,他还在群里发了一份写有“检出高置信度阳性指标 SARS冠状病毒阳性”的临床病原体筛查结果和患者胸部CT,一个小时后,他在群里补充称:“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这生命攸关的预警立刻传了出去。同时,武汉市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也在网络上流传,其中要求严格信息上报,并强调“未经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救治信息”。1月3日,李文亮被通知到派出所填了一个训诫书,之后李文亮如常上班。李文亮生前曾自述过自己发病到治疗的过程。“1月10号我开始出现咳嗽症状,11号发热,12号住院。那时候我还在想通报怎么还在说没有人传人,没有医护感染,后来住进了ICU,之前做了一次核酸检测,但一直没出结果。经过治疗最近又进行一次检测,我的核酸显示为阴性了,但目前仍然呼吸困难,无法活动。我的父母也在住院中。” 作为一位医生,李文亮拥有医者的仁心。他试图在自己的同学群发出预警,首先是基于自己的专业判断,意识到有传染的风险。同时,这种“警示”也是来自一个医生的良知和朴素的守护病人的情感。他当时发出的警报没有立即受到重视,反而被公安部门训诫,在被训诫后,李文亮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还继续参与到对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患者的救助。李文亮最终不幸感染了,从1月10日发病开始,他从医生变成了病人。此前,李文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相对于自己的"平反",真相更加重要。 如今,那位捍卫真相的李文亮,依然还不知真相,即使在临终前,依然并没有得到"平反"。而他最后的"荣誉"竟是那一纸训诫书——。我高度怀疑给李文亮是怎么治疗的?别的医生都治好了!是不是“悔过书”写得不够深刻?一个在战疫一线的医生,十九天才确诊?用现在年龄标准,三十四岁还是位青年,竟然确诊五天就不治身亡了?希望党中央国务院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直接到武汉调查,严查到底,尽快给李文亮和全中国人民一个交待。对于隐瞒疫情并且污称李文亮医生造谣的所有人必须严厉追责!!! 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中国网民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其实,赞扬和反对,正音和杂音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存的辩证关系。做一件错误的事,如果鸦雀无声,没有了反对声音而依然是赞美,那就是捧杀。人类发展史证明,一切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明发展进步的决策,都离不开对不同意见的兼收并蓄的包容。因为集思广益的声音下,往往蕴含着智慧和力量,更有利于领导者在决策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流言、怨言、胡言、谣言固然让人感觉不爽,但能通过它们了解到事情最坏一面的可能性,也不是件坏事。也许很多言论是抨击性的,甚至是对目前的社会秩序有害的,但至少让他讲出来,留给大众和历史去评判,一切自有公道。美言、吉言、谎言、谗言可以让人满足虚荣,然若每天都是万人称颂、歌舞升平,就很难对可能遭遇的不良情况提前预警,这才是真的坏事,真的会坏掉事。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自由言论的氛围,没有了讲真话的勇气,终究也将有一天会失去说话的能力,失去人身的自由,甚至呼吸的自由。适度的興情监督,言论控制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方式,但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个声音。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懂得的常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责任;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良知;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品质;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也是一种道德;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告诫;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信仰。 当一个国家,在面对罪恶之时,大部分人却总是这样:1、骂是没有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2、这很正常啊,我们又能怎样。3、关我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4.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的,习惯了就行。5,除了自己的健康无大事。如果都是这样, 可以肯定,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地狱。 有人说某某人心里阴暗,所看到的听到的所发的都是阴暗的一面,就是所谓的负能量,整天在网络上不是批判就是谴责。其实,正因为他心里明亮,才得以看见这世间阴暗的一面,才知道这世道竟还有龌龊;他之所以谴责,是希望变好;他之所以批判,是希望改变;只有心存光明的人,才愿意去谴责和批判。谁若无视这社会最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对社会的各种假丑恶付之以冷漠,谁才最阴暗。 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做人的美德,尊重群众的意见是领导者必备的品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做人的美德,尊重群众的意见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听到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便面露喜色,却听不得半点“异见”,这除了忠言逆耳的原因之外,还有权威意识的思维在作祟。在这些人看来,既然是领导,就应该是计划的制定者,是决策的裁定者,如果自己的意见被反驳或反对,权威性就受到了挑战,长此下去,何以领导下属?为了面子、为了权威,他们便不分青红皂白,断然把“异见”压制下去。 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所谓意见,是人们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异见”,便是不同的意见、反对的声音。人们对事物有不同看法很正常,时时事事都“英雄所见略同”才不符合客观规律。就像十指有长短才能发挥手的功能,五音分高低方可组成美妙的旋律,人们往往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中才能得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所在领域的全能专家,能做一个方面的专家就已经不容易了。领导者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能提出真知灼见当然很好,提不出,能够汇总别人的意见得出正确结论也是一种能力。然而有一些领导却是装腔作势、不懂装懂,显示自己处处是行家、事事是专家,容不得半点异见,这样做只能使自己耳边充满阿谀之词、奉承之语,很多时候,领导干部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所以,毛泽东同志说: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邓小平同志也说:七嘴八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我认为,不要把批评之人,当作国家的敌人。听听“异见”,可以让领导者从不同角度审视决策是否全面、正确,更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决策。唐朝魏征,一生几乎专提“异见”,有时候连善于纳谏的李世民都恨不得杀了他,然而李世民却忍受了暂时丢掉“面子”的尴尬,接受了这些异见,最终成了一代名君。作为领导,如果搞“一言堂”,容不得别人的“异见”,终有一天会在决策中出现失误,而受损失的却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可否认,网民来源广泛,意见嘈杂,网络治理既要坚守底线,也毋忘包容之态。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媒体,但每个公民的声音都必须做到以事实说话,对自己负责!所谓中国好声音,首先必须是真实的声音,只有真实的声音才能构建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为今之计,希望武汉警方和武汉执掌权柄者,认知反思和检讨“封嘴”行为的错误,在媒体上,公开向8位“造谣者”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对这8位眼光独具、敢说真话、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市民予以嘉奖,让他们成为武汉疫情防控的监督员,成为见义勇为、人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号召广大市民向8位市民学习,向有关部门多多反映疫情,多多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打赢这场抗击病毒战役,早日甩掉“封城”魔咒,做出不懈努力!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