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 中华论坛 >> 陈中华:医院所需物资,绝不能靠捐赠
陈中华:医院所需物资,绝不能靠捐赠

陈中华:医院所需物资,绝不能靠捐赠


    武汉中心医院多名一线医护人员10日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自李文亮医生不幸去世后,一些民间捐赠人士点明“不捐武汉中心医院”,很多受捐名单上都已看不到该院的名字。


    捐赠什么物资,或者捐赠多少,尤其是捐赠给谁,这该是民间捐赠人士自己决定的。比如说有些人,不愿意给“武汉中心医院捐赠”,那也不能强求的。尽管,我们都能理解,在新冠肺炎面前,李文亮医生与所有的患者一样都会经受病痛的折磨,能否度过危机,与医疗有关,更与个人的免疫能力有关。


    从1月10日住院开始,到2月1日确诊,再到7日死亡,李文亮医生死在在自己工作的医院。虽然确诊时间有点长,可是武汉中心医院不会“没有床位”,也不会“没有呼吸机”等重要医疗设备的,当然了,肯定也会是全力以赴的治疗。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医生的死亡之所以影响很大,关键的是他的微信同学群群“提醒”信息,被警方当做“谣言”处理,以致于错过对公众的警示机会。12月30日,眼科医生的他,无意中知道了7例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冠状病毒确诊案例,就在150人的大学同学群中,提醒大家注意防范。


    然而,这样的信息,却被当地警方当做“不实信息”,并给予了训诫。说实话,对警方来说,对一线的专业医生工作中发现的案例,本应该没有判断的权力与资格。可是,有着12月31日当地卫健委的公开通报,这“不实信息”的鉴定就有了依据。为此,当地警方依法查处了“8名造谣者”,此信息通过央视广而告之。


    如今事后来看,很显然,这李文亮等人所说的“不实信息”,真的成了“遥遥领先的预言”。其实,我以为准确的说,这被依法查处的8个人,应该都算得上“吹哨人”。如此,当34岁的博士医生李文亮,仅仅因为百分之二的死亡率死亡时,社会公众,包括国内外,甚至WHO、国家卫健委等都深切悼念,显然已经足以说明他的“价值”了。


    有这样的感受与心情,个别人对李文亮医生死亡的武汉中心医院“怀疑”或者“指责”,甚至“愤怒”,也都顺理成章了。到此,按照多名一线医护人员的说法,很多受捐名单上没有“武汉中心医院”的名字,似乎也就不应该奇怪了。


    只是,我无法理解的是,“一些民间捐赠人士”,或者“很多受捐名单”上,没有了对武汉中心医院的捐赠防护物资,难道因此就能造成医护人员“肉搏”和“裸奔”吗?比如医护们说的,“目前普通隔离病房的医护们很多只能用工业防尘口罩,没有医用N95,因为仅有的能到医院的N95和优质防护服得首先保证重症监护病房。防护服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达不到在隔离病房使用的标准。靴套都是用垃圾袋代替的”。


    不是媒体公开报道了,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都“充足”嘛。这可是当地最高负责人自己说的。而且,在2月6日,当地召开了“最高动员会”,甚至,在2月8日23:30前,湖北已经有121支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医护人员12215名,军人都有1400多名。如此之多的医护力量都到了,当地咋就可能会缺防护物资呢?


    防护物资按道理说,捐赠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行政调拨嘛。我们不是有制度优势嘛?我们可以举全国力量来支援湖北。一个制造业大国,对医疗防护物资不说全国一盘棋的行政挑拨,就是临时扩大生产也应该是足以保障的。别的不说,起码当下所有的口罩生产厂家都已经“快马加鞭”的复产生产了。有全国来保障,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武汉,各类应急物资都应该是不会短缺的。


    至于说,没有捐赠的医护物资,这也只能是少量的,理论上不应该影响到武汉中心医院。毕竟,武汉中心医院开放了五百多张床位,属于23个定点医院中最多的之一。同时,按照环球的报道,该院有几名一线科主任已插管,仅自己(某医生)周围就有二十余名认识的医护同事感染。他表示,前期感染率高可能是因为防护不足,后期也有持续作战、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的因素。


    这是环球10日的报道,作为人日下的子媒体,能够如此曝光武汉当地医院的现状,的确令人担忧。要知道,从1月20日最高领导指出,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之后,武汉23日就实施封城,到如今半个多月了,咋能出现如此惨状呢?不说留在城中的900多万人吧,就说这遏制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如此,重要的防护物资短缺,竟然在“肉搏”,在“裸奔”?


    让我感慨的是,23个定点医院的武汉中心医院,竟然还在抱怨因为李文亮医生的事,捐赠少了,以致于缺乏防护物资?捐赠本应该只是补充的。到此,我似乎有点相信网络上曝光的,来自武汉市民的各种求助信息了。当然了,8日李女士坐在阳台上敲锣求助,这已得到了财新网的证实。想想中心医院的医生都在“肉搏”,普通的患者能有多好呢?或许,这500多万离开武汉的人,选择才是明智的吧。


    总之,武汉加油,喊喊口号可以,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真正的从生活保障和医护物资上,要确保封城之后,新冠肺炎重灾区武汉,甚至湖北的需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或者方舱医院等等,可以达到隔离与治疗的目的,而生活物资医护物资的全力保障,这同样也能体现“举国体制”的优势。捐赠也罢,市场也罢,此危难的特殊时期,只能是补充而已。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