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虽然疫战还未胜利,但复工应尽快开启 以往早春的云南已是花开如海,樱花海棠娇艳欲滴,还有罗平的油菜花是一片黄金海浪,漫无边际,最适合养蜂,而今年却因抗疫,不仅辜负了美好的春光,山花,还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难。 昨日,媒体报道,云南一养蜂人,因封路无法赶蜂去四川采花,承受不了损失,压力过大,自杀了事。不少看官不以为然,还嬉笑不已,却不知疫情之下,封城封路封村,封住病毒,也封住了百姓的生存之道,致富之路。 疫情蔓延至今,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病毒学问题,早已影响许多领域,经济,社会,心理和民生负面影响极大。短时内,难以回复。 一些人不解:在疫情危险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冒险出去挣钱?他们没有真正穷过,不懂百姓的辛酸。即便是在今日的中国,依然有许多人一日无收入就焦虑,一周无收入便失眠,一月无收入就活不下去了。 对许多人来说,光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了一切。别人活着是为了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为了活着。辛苦了一生,吃尽了苦头,依然没有人的尊严。 他们没有高文凭,没有技术,没有资本,只得干些简单,廉价的活计,随时丢饭碗,毫无尊严可谈。若是年长一点,还要养家糊口,沉重的负荷,压得喘不过气来,哪敢在家宅着。 防疫是保命,复工是活命。防疫失败,丢命,不复工也会丢命。一个绝望的小民,何去何从呢? 即便是城里体面的白领,小老板,工薪阶层,也不敢继续宅,有债在身,难以安睡?负债前行,岂敢停滞?房贷,车贷,公司债务,都经不住暂停键的煎熬。若是不复工,失业大增,信贷危机爆发,七成企业将倒闭。根据中科院《企业开工力调查报告》显示,难以承受2周延期开工的企业高达67.7%,而能够承受延期1个月和2个月的,仅仅只有7.1%和1.7%。未来充满风险,一切都无法确定,而行动受限于抗疫,焦虑与恐惧,实在难以消除。 封城将近一月,各种连锁反应逐渐出现,宏观而言,国家经济停滞,旅游业,交通物流业,餐饮业,住宿娱乐业,影视业,家禽养殖,农业,等许多行业遭受飓风般的打击。很多微小企业倒闭,若是不复工,将会波及更多行业,就业危机,企业倒闭危机,贷款危机,金融危机,外贸危机,甚至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随着近几日非湖北地区疫情的缓解,各省逐步下令复工。虽然疫战还未胜利,但复工也得尽快开启,疫情充满着危机,封城封路封厂也有风险,若不能及时解决经济问题,也是一种灾难。 当前,最需要避免的是,人为造成经济下行预期。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中国的发展全局是一项战略任务,而防疫战役是一场遭遇性质的“阻击战”。目前出现的一些“重防疫、轻经济”、只顾严防死守而忽略发展大局的现象,可以说是部分人没有完全理解、吃透中央政策,把防控疫情工作极端化了。为了防控疫情而造成近乎全面停工、停产、停运,必须考虑是否存在为了战术目标损害战略目标的问题。在并非必要的情况下,其实是源自某些官员的“懒政思维”。 全国各地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在保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抓紧复工复产,必须要抓住、保证和稳固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保证我们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被改变,确保我们的库存永远都充足充盈,所以一定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能在战疫和顾安全的同时,丢弃生产、限制生产,也不能为了仓促复工复产不管防疫不顾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障安全卫生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尽快复工,全面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者相辅相成,一手保安全,一手保供应,既防疫又生产,做好战疫和安全是前提,而保生产是基础也是保障。保安全,保生产,保经济。对此,全国各地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类治理,分类复工。每个省市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恢复生产。一是没有疫情的地区,要在确保不让疫情传入的同时,通过专人专车专厂专线的方式,推动恢复生产,抓供应、抓保障、抓运输。二是在疫情不严重的地方而生产亟需的区域,则要在做好防疫,控制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三是在有疫情而生产不急需的地区可以考虑延迟复工复产。四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全力以赴要抓好抗战疫情,但也要派专人专车保障基本的国计民生。 其实,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防可治的,国民不要过度恐慌。截至2月18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74418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4185例,累计死亡病例2004例,而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4376例。另外,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后,并非一定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科等症状,多数被感染者在10-14天的潜伏期内并无任何症状,在机场、车站、码头以发热来测定防控是无效的。只要做到人人都知道防治知识并出门戴口罩,完全可以让民众自由工作生活。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