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战疫医是将药是兵、坚决不能缺医少药 并不是每一种病毒都会像SARS那样突然消失。新冠病毒疫苗少说也要等到18个月后才研发出来,一种可靠的结论是:我们可能要长期面对新冠病毒,就像面对流感一样。既然短期无法消灭它,那为何不换种思路,换个方向,把更多资源集中在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的生活、商业、医疗秩序,倡导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公共卫生的科学水平上来? 下面这个(骑独角兽的小女孩哦)的小女孩,她妈妈全身疼痛了十几天,吃止痛药也无济于事,希望能入院查清病因,辗转几家医院都排查了不是肺炎,但不是肺炎就不给入院。由于交通管制,6公里的路,她背了她妈妈走了三个小时。女孩是我们国家的最有希望的那一批人,一心想着国家好。疫情初期,她还报名志愿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她怎会料到,这就是对待她妈妈的方式!
骑独角兽的小女孩哦 1月26日 01:30 来自 HUAWEI nova 3i #武汉志愿者报名##武汉志愿者报名#地标武汉洪山区年龄21性别女希望可以出一份力。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希望大家一起众志成城!没有渠道!哪里有需要的随时联系我! (如果实在没有有意向一起的可以一起拉个群奉献微薄之力) 武汉 骑独角兽的小女孩哦 2月22日 16:18 来自 HUAWEI nova 3i 置顶 #肺炎患者求助超话#在武汉不是冠状病毒感染就没治了吗? 医院不收?难道让他们自身自灭吗? 我从来不知道武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我妈妈在武汉打工做的环卫工人,今年过年没有回家,是为了响应号召留在武汉,从封城到现在已经20 几天了,我妈妈从七号开始病到卧床不起,我们开始联系医院起初是六七二医院因为离的近想要入院治疗结果医院不收,连药也买不到。我们连医院的门也没进到。就这样过了几天我们打110、联系社区,最后来了辆120的车子把我妈妈拖到军区医院想去挂急诊结果也是同样连急诊的门都没有进去,就被拖发热门诊去拍片子测体温一系列排除了不是肺炎,我可以理解特殊情况是应该先排查,排查完了,我想说去急诊挂号看一下,结果门口那个人面无表情的说挂不了没有药,我当时真的更生气,但是我忍了,想着可能是医生辛苦一天了有点情绪很正常,发热门诊出来就有个医生拿着二维码让我扫,说是救护车的钱,我当时就想城内救护车还要钱,我也不懂也没多想。结果等我们出来才发现哪个地方离家有将近六公里路上没有车,我永远都忘不了我自己当时有多无助,我背着妈妈走一段路歇一下,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回去。回来之后,我到处买止痛药想说缓解一下,药店只能买止疼片其它根本没有。我还是在联系社区,最后在十三号的时候社区安排车把我们送到同济医院,我在微博上看到说可以治,结果去了也是找到发热门诊拍了片子,排除不是肺炎之后。我问医生可以开药不,医生说让我去挂急诊,我跑到急诊部也是同样的回答,没有药。你们懂眼前一黑的感觉吗?当时我就是这样。但是想着妈妈还在外面等我,我还是坚持出去了。最后还好社区还是比较负责任,安排车把我们送回去了。来来回回多次寻找医院无果,我想联系社区说能不能做个检查排除不是肺炎送回重庆治疗,被拒绝了,说是重庆那边不会接。我可以理解特殊时期嘛。本来盼着二十号结果又说是三月十号我真的崩溃了。我是一个学生,今年大二,我从来不知道社会可以让人如此的无助,我总是以为一切都是明亮而美好的,却不知道现实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那些黑暗与无助只是自己还没有遇到。 武汉·融科·珞瑜路95号 战疫医是将药是兵、坚决不能缺医少药:无论什么抗疫理由,医院岂能没药停诊,一个多月了,人们不但被病毒困扰,还被滥用的权力折磨,社会的商业经济活动基本停摆。经济受损,民生受困。当务之急是停止病态的极端防疫措施,换之以基于科学的必要措施。工厂商超或娱乐场合,只要做好通风消毒,提供设施让人们便于洗手,人与人之间、位置与位置之间时刻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注重社交礼仪(咳嗽或喷嚏时用手肘掩盖口鼻不影响别人)。开业就没有任何问题的。 目前,确实要警惕,病毒卷土重来。但这种警惕应该始终基于科学,而非恐惧,更不能成为滥用权力侵犯公民的护符。冲进居民家里打砸、在空旷地方折磨妇女、铁链拴着女孩子游街、干涉别人穿什么裤子,这算哪门子的警惕?防的是哪种病毒?当地决策者们想的似乎是,用最极限的手段,一夜之间杀光所有病毒。还是老套路老配方,把防疫当扫黄,搞运动式防疫。运动来了,大伙都给被吓懵了,估计病毒也被吓死了三五个。但最后留下了什么呢?一地鸡毛。 极端措施带来的伤害,都是不必要的。在滥用的权力面前,无辜者卑微得像一粒泥沙。等这些泥沙被海水冲走了,煽情作家和刀笔吏们又出来大唱赞歌粉饰太平,硬核啊,正能量啊,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此四海升平云云——他们看不到或假装看不到,四海升平下面的淤泥和阴暗。钟南山教授早就说了,人少的地方没必要戴口罩。可是还有一位女教师因为在空旷的地方没戴口罩被拘留,单位领导还处分了她。我就奇怪,这领导都是什么人?智力有缺陷?从来不看新闻,也不上网? 在一片马屁咚隆里,有谁注意到小百姓的哀嚎。12年前,汶川地震,看了约翰·多恩的《没有人是孤岛》,深感这片土地的多灾多难。古话说,逝者长已矣,生者犹可追。逝者走了,生者还要带着苦痛继续下去。 而尤令人悲愤的是,生者亦不得好活。我们是怎样对生者的呢?——有多少个地方,没出现过一例新冠确诊病例,却几乎天天在搞这种无谓的运动式防疫,执行着最为严酷的措施。2月3日起民众一律不准出门,每天量三次体温上报,20天了,家里东西吃光了也不能买。这是要把人活活饿死吗? 在我们这个国家,绝不能让唱赞歌者不会有任何风险,反而会捞到爱国的名声。如果有人胆敢站出来,质疑极端措施的必要性,绝不能让帽子和罪名扣过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良作风,是净化党员干部思想、 解决党内矛盾、推进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习近平主席说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毛泽东主席说过:“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邓小平也说过“七嘴八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借中国历史中周厉王的故事讲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执政大忌,得出结论如:“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不要以为掌握了大权,就可以为所欲为,就能够把老百姓的嘴巴堵住;当然,这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是,终归是要被老百姓赶下台的。一些古代的统治者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常常说出这样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谓民意难违,就是说的这样一个基本道理。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荒淫无道,但他们又怕人民议论,就采取了压制社会言论的措施,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平安无事。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作法,它不仅使下情无法上达,错误的政策得不到纠正,加剧社会矛盾。更可怕的在于虽然民众口上不说,但心里却充满了仇恨,只要社会矛盾到达临界点,大规模的暴乱必然爆发,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正可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能忍受暴政的民族,但也是爆发起义最多的国家。 从一种声音到百花齐放,从千人一面到丰富多元,反映出中国网民思想的极大解放,也体现着中国的前进方位,多元乃繁荣之奥秘。一个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就越需要多样的个性表达,越需要整合各种意见形成统一意志的能力,以包容心对待不同声音。其实,赞扬和反对,正音和杂音之间,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存的辩证关系。做一件错误的事,如果鸦雀无声,没有了反对声音而依然是赞美,那就是捧杀。人类发展史证明,一切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明发展进步的决策,都离不开对不同意见的兼收并蓄的包容。因为集思广益的声音下,往往蕴含着智慧和力量,更有利于领导者在决策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流言、怨言、胡言、谣言固然让人感觉不爽,但能通过它们了解到事情最坏一面的可能性,也不是件坏事。也许很多言论是抨击性的,甚至是对目前的社会秩序有害的,但至少让他讲出来,留给大众和历史去评判,一切自有公道。美言、吉言、谎言、谗言可以让人满足虚荣,然若每天都是万人称颂、歌舞升平,就很难对可能遭遇的不良情况提前预警,这才是真的坏事,真的会坏掉事。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自由言论的氛围,没有了讲真话的勇气,终究也将有一天会失去说话的能力,失去人身的自由,甚至呼吸的自由。适度的興情监督,言论控制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方式,但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个声音。 把知道的真相告诉大家,是一种正义;把懂得的常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责任;把目睹的罪恶告诉大家,也是一种良知;把了解的内幕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品质;把听到的谎言告诉大家,也是一种道德;把亲历的苦难告诉大家,也是一种告诫;把追求的真理告诉大家,也是一种信仰。 当一个国家,在面对罪恶之时,大部分人却总是这样:1、骂是没有用的,又改变不了什么。2、这很正常啊,我们又能怎样。3、关我什么事,管好你自己吧。4. 这个国家就是这样的,你改变不了的,习惯了就行。5,除了自己的健康无大事。如果都是这样, 可以肯定,这个国家一定会成为地狱。 有人说某某人心里阴暗,所看到的听到的所发的都是阴暗的一面,就是所谓的负能量,整天在网络上不是批判就是谴责。其实,正因为他心里明亮,才得以看见这世间阴暗的一面,才知道这世道竟还有龌龊;他之所以谴责,是希望变好;他之所以批判,是希望改变;只有心存光明的人,才愿意去谴责和批判。谁若无视这社会最底层人民所受的苦难、对社会的各种假丑恶付之以冷漠,谁才最阴暗。 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做人的美德,尊重群众的意见是领导者必备的品尊重别人的意见是做人的美德,尊重群众的意见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当然也包括不少领导干部,听到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便面露喜色,却听不得半点“异见”,这除了忠言逆耳的原因之外,还有权威意识的思维在作祟。在这些人看来,既然是领导,就应该是计划的制定者,是决策的裁定者,如果自己的意见被反驳或反对,权威性就受到了挑战,长此下去,何以领导下属?为了面子、为了权威,他们便不分青红皂白,断然把“异见”压制下去。 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所谓意见,是人们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异见”,便是不同的意见、反对的声音。人们对事物有不同看法很正常,时时事事都“英雄所见略同”才不符合客观规律。就像十指有长短才能发挥手的功能,五音分高低方可组成美妙的旋律,人们往往就是在不同意见的争鸣中才能得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所在领域的全能专家,能做一个方面的专家就已经不容易了。领导者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能提出真知灼见当然很好,提不出,能够汇总别人的意见得出正确结论也是一种能力。然而有一些领导却是装腔作势、不懂装懂,显示自己处处是行家、事事是专家,容不得半点异见,这样做只能使自己耳边充满阿谀之词、奉承之语,很多时候,领导干部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我认为,不要把批评之人,当作国家的敌人。听听“异见”,可以让领导者从不同角度审视决策是否全面、正确,更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决策。唐朝魏征,一生几乎专提“异见”,有时候连善于纳谏的李世民都恨不得杀了他,然而李世民却忍受了暂时丢掉“面子”的尴尬,接受了这些异见,最终成了一代名君。作为领导,如果搞“一言堂”,容不得别人的“异见”,终有一天会在决策中出现失误,而受损失的却是党国和人民的事业。 不可否认,网民来源广泛,意见嘈杂,网络治理既要坚守底线,也毋忘包容之态。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成为媒体,但每个公民的声音都必须做到以事实说话,对自己负责!所谓中国好声音,首先必须是真实的声音,只有真实的声音才能构建一个真实的中国,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希望武汉警方和武汉执掌权柄者,认知反思和检讨“封嘴”行为的错误,在媒体上,公开向8位“造谣者”承认错误,赔礼道歉;然后,号召广大市民向8位市民学习,向有关部门多多反映疫情,多多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打赢这场抗击病毒战役,早日甩掉“封城”魔咒,做出不懈努力! 另外,流行病,根本无需上纲上线。一般会在三个月左右,自然消失。绝不能一人患病全国吃药。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强于非典,但是,是可防可治的。截至2020年2月24日24时,累计追踪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641742例(没有追踪到应该还有不少),死亡病例2663例,而治愈出院病例27323例。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也并非一定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还存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科等症状,多数被感染者在10-14天的潜伏期内并无任何症状,在机场、车站、码头以发热来测定防控是无效的。只要宣传到位,人人都知道防治知识并出门戴口罩回家洗手脸,完全可以让民众正常工作生活。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