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既然要求出京人员做核酸检测,政府就应提高检测能力并免费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帐号北晚新视觉网2020-06-19-16:38发布:6月19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大兴区获悉,大兴机场旅客进入航站楼须查验健康宝。出京旅客,则须持有核酸检测证明。航空公司及地服公司负责对出京旅客“北京健康宝”状态及7日内核酸检测证明进行查验,“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旅客方可办理值机手续。 近日,五洲畅想国际传媒的总裁王昭翬发表了一条消息。她表示口罩的商机已经过时了,而新一波的核酸检测的商机正在来临。她表示16.78元的试剂成本,以及20秒医院医护人员的劳动,而且后期是自动化批量检测,凭什么收费两三百?并且还要求“有关部门”严查。而到了6月18日之时,这一位总裁又发了一则来消息。所谓的核酸检测,就是用棉签在舌头根部刮两下,两秒钟就完事,24小时出结果,收费180元,医保不报销,一千个人做就是18万。一人做就是180亿,卫生部要发财了。言语当中充满了无尽的嘲讽。简单来说,王昭翬嫌弃核酸检查费用180元太贵了! 央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6月11日到6月14日24时,北京共报告新增7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北京市丰台区、大兴区、西城区、海淀区、房山区、朝阳区、东城区、石景山区等区均已报告病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15日表示,6月14日,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北京市核酸检测机构共检测76499人,结果阳性59份。 北京市要求,对5月30日以来到过新发地市场或与该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向北京派出由委领导担任组长的专家组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对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扩大对北京市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等要求。随着北京疫情升级,全民核酸检测有必要吗?为此,总台央广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李太生认为,没必要全民进行核酸检测。 李太生表示:“要不要像武汉一样全民都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核酸检测的作用。阳性就一定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吗?阴性就一定不是吗?好像检测了之后显示阴性就是没事了,阳性多数是有事的,毕竟假阴性概率不大。但是如果你近期跟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人有过接触,比如家里面有人得了,你又发烧了,你查了一次咽拭子,是阴性,难道就能说你没感染吗?不要拿这一个检测来作为一锤定音的诊断标准,核酸检测有它的局限性。” 健康时报:2020年6月18日确认感染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护士,曾在6月17日参加核酸检测为阴性。一天之内为何出现这样快的逆转?公号“三甲传真”解释道,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存在有误差。 关于误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内科年鉴》上的一项研究:核酸检测有效性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存在巨大差异,通常在出现症状的前几天,得到假阴性结果的概率可以从第一天的100%到第四天的67%不等。症状开始显现后,假阴性结果发生率在第5天下降到38%,第8天下降到了20%,但此后每天又开始上升。该研究最终认为: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并不能保证没被新冠病毒感染,新冠患者在感染期间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漏诊概率,即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健康时报4月24号曾报道《吉林一输入病例核酸检测四次才最终确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明贵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核酸检测准确性目前并不是百分之百。疫情期间,有不少的确诊患者核酸检测三次、四次,有时甚至五六次最后才确诊。” 林明贵解释道,“病毒在不同人身上的表现程度也不同。同时,核酸检测的准确性性其实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试剂质量、采集部位、标本类型、样本储存时间、采集人员及检验人员水平等等。”林明贵解释,这些不用特别担心,现在核酸检测人员,各地都有统一的严格培训。 林明贵建议,对于一些高度可疑人员,隔离周边密切接触者,密切观测,这些都是下一步防控的重点之一。三甲传真也提到,核酸检测必须要和流调配合起来防控,特别是对到过新发地的人员以及密接人员在排查时,一定要坚持核酸检测和隔离双管齐下,就算核酸检测阴性,也要继续隔离直到风险解除。 我认为:政府没有必要要求出京人员必须持核酸检测证明,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知道防治知识、出门戴口罩回家洗手脸是关键。若政府认为确实需要出京人员出必须持核酸检测证明,就应提高检测能力并免费,从全国调集检测队伍进京,把取标本这个环节下放到所有社区医院或入户采集,再把标本送实验室集中检测,避免群众无序聚集增加交叉感染机会。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