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 中华论坛 >> 陈中华: 严查“冒名顶替”真相,深挖“作恶背后”链条
陈中华: 严查“冒名顶替”真相,深挖“作恶背后”链条

陈中华: 严查“冒名顶替”真相,深挖“作恶背后”链条


陈中华.jpg


近日,山东济宁女子苟晶发帖称两次被顶替上大学。对此,济宁任城区通报称,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不久前,山东也已成立工作专班,彻查通过冒名顶替等违法违规手段获取入学资格问题。


随着有关部门介入,事件距离水落石出又近了一步。但从目前媒体报道看,整个事件还存不少疑点,证据链的采集有待推进。如果确属冒名顶替,必须一查到底;如果有人借机炒作,也应承担法律责任。


但无论如何,被偷走的时光不能倒流,被置换的人生也无法复位。以卑劣手法抢走农村孩子求学的机会,不仅无视法律法规,也是在践踏寒门学子继续拼搏的信心,进而掐灭贫困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


虽然事情已过去很久,但受害者必须得到公道。冒名顶替入学的“作恶”链条其实并不复杂,各种要素比较清楚,不能因为年代久远就含含糊糊,让迟到的正义继续缺席。只有告慰每一起顶替事件中的受害者,才能让高考公平不被践踏,让“读书改变命运”真正激励寒门学子。


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故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台湾刑法有顶替罪,是针对顶替人犯的),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在民法上,应当认定为侵犯个人身份权(包括并不限于姓名权、受教育权,还包括其他各种身份权,譬如银行贷款名义、个人信用等),被侵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注销冒名身份、恢复真正身份,赔偿损失等。冒名者所获得各种国家许可,譬如公务员资格、教师等,是欺诈取得,应予以撤销。


希望中央政府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因为很多农村家庭包括城里家庭的孩子,主要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冒名顶替会影响别人的一生!性质太恶劣了,是一种犯罪行为,教育公平不容冒名顶替蚕食玷污,对冒名者背后的整个“作恶”链条必须一挖到底。对违纪犯法的人,必须依照党纪国法严惩。


北京法健咨询服务中心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