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华:公务员把人民服务好,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陈中华:公务员把人民服务好,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6E1722DA2056B6F167FCDFE8DB453B3F - 副本.jpg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宏大架构中,公务员队伍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他们宛如坚固的中流砥柱,稳稳撑起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大厦,肩负的职责之重、使命之光荣不言而喻。公务员对人民好就是对党国好这一核心理念,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既是党的根本宗旨最直观、最生动的外在呈现,更是贯穿于国家治理全过程、各环节的行动纲领与指南。回首往昔,历史的长河中政权不断更迭,有的如璀璨星辰般闪耀崛起,有的却似流星划过黯然落幕,这些兴衰交替的故事,无一不在深刻映照出为人民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它不仅是检验政权是否合法、稳固的关键试金石,更是衡量公务员是否忠诚于党的核心标尺,从毛泽东时代奠定的人民政权坚实根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开启的新征程,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跨越时空,一脉相承且不断发展升华,始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一、理论根基:人民性是党执政的生命线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郑重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党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党与人民之间是一种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关系,恰似鱼水般相互依存、彼此成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科学的视角清晰地揭示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断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公务员身为人民公仆,手中所执掌的权力,追根溯源,是人民赋予的,这是一种沉甸甸的公共信托,承载着人民的信任与期望 。从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使广大长期饱受压迫的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真正实现了翻身做主人的梦想,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党和国家奋斗的方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定不移地将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公务员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放在心上,把人民的需求当作执政的第一信号,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对党的性质最生动、最真实、最切实的诠释 。一旦背离了这一理论逻辑,就如同船只失去了航向,必然会重蹈历史上剥削阶级政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覆辙,被人民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宣告: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伟大论述,犹如一座光芒万丈的灯塔,为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下的队伍明确了根本宗旨,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为公务员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论断精准地揭示了党与人民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再次凸显了人民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在新时代,党和政府围绕人民需求,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致力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二、历史镜鉴: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铁律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沧桑的奋斗史,其中两场悲剧以无比惨痛的代价,深刻地印证了政权与人民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法则,时刻警示着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坚守人民立场

旧政权的崩溃逻辑:晚清政府的统治腐朽不堪,令人痛心疾首。田赋附加竟然高达30%,百姓负担沉重,生活苦不堪言。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挑粪捐”“鸡生蛋捐等五花八门、荒诞至极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层出不穷,这些苛捐杂税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剥削之网,无情地将百姓的生存空间压榨殆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旧军阀部队同样恶行累累,毫无底线,他们强征粮食,使得百姓食不果腹;绑架勒索,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甚至贩卖百姓,将人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完全丧失了人性 。他们把政权彻底异化为残酷的刮地皮机器,疯狂掠夺百姓的财富,满足自己的私欲 。当北京百姓冷漠地为八国联军运送粮草,河南乡民甚至欢迎皇军以换取生存机会时,这一幕幕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对旧政权深深的绝望与唾弃,他们对旧政权已不抱任何希望,只能以这种无奈的方式来寻求生存 。正如洛阳博物馆中那张卖田契给外国势力的地契,它静静地陈列在那里,宛如一个时代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深刻折射出民众对旧政权认同的全面崩塌,曾经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在旧政权的腐朽统治下荡然无存 。

新政权的凝聚密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犹如一道划破黑暗夜空的曙光,开启了历史的崭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第一次喊出了翻身做主的心声,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抗美援朝时期,母亲送儿打美帝的全民动员场景令人热血沸腾,无数中华儿女怀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 。这一场景与百年前民众的麻木冷漠形成了天壤之别,彰显出人民群众在新政权下被充分激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震撼世界的人民万岁,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深刻揭示了政权合法性的终极来源——当权力回归服务人民的本质,四万万民众便能紧密凝聚在一起,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汇聚起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强大力量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亲自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近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一伟大成就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证明 。它再次向世人证明,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就一定能汇聚起排山倒海、改天换地的伟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拔掉穷根,过上幸福生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三、实践路径:新时代公务员的三重使命

以初心破权力异化:步入新时代,公务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为人民服务沦为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要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工作的指南针”“风向标,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像北京创新推出的接诉即办机制,充分利用12345热线平台,将群众的诉求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浙江深入推进的千万工程,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通过整治农村环境、发展乡村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等一系列举措,让乡村从曾经的脏乱差华丽蝶变为如今的诗画村,大幅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使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这些都是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的生动实践,为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对全体公务员的殷切期望和郑重嘱托 。公务员应以此为指引,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避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政绩,大搞形象工程,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却没有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了政府形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以法治防制度性压榨:公权力的行使应当以保障人民权利为根本边界,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法无授权不可为,让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到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破解公章旅行难题,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本质上都是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强调全面依法治国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公务员依法履职指明了方向 。历史的教训时刻警示着我们,一旦选择性执法”“变相摊派等不良现象抬头,就意味着旧政权苛政的隐性回归,将会严重侵蚀群众对政权的信任,动摇执政根基 。比如,在某些历史时期,一些地方政府随意增加税费,对不同群体实行差别化执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群众对政府失去信任,最终引发社会动荡,这些历史教训我们必须深刻汲取 。在当今社会,个别地方存在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的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必须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以解决。

以廉洁守政权为民底线: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病,疼痛难忍,甚至疼得用手顶桌子,却依旧心心念念惦记着群众,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廖俊波同志不辞辛劳背石头上山,只为带领百姓脱贫致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这些榜样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廉洁奉公是公务员取信于民的根本,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了党坚决惩治腐败、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反观个别干部,心存贪念,雁过拔毛”“吃拿卡要,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不仅严重损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会让政权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从原本和谐的舟水关系,异化为对立的狼羊之局,最终重蹈历史的覆辙 。毛泽东一生最痛恨官员腐败,他曾严厉警告:谁搞腐败,我就割谁的脑袋!这充分表明党坚决与腐败作斗争、维护人民利益的鲜明立场,在新时代,这一立场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得到更有力的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腐败分子被依法查处,彰显了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四、价值升维:忠诚在服务人民中具象化

对党忠诚绝非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具体行动里 。公务员为群众修好一条路,就能方便百姓出行,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解决一桩纠纷,就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守护一域平安,就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实则都是在为党的执政根基添砖加瓦,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 。这种将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的过程,既是对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更是忠诚、干净、担当的立体展现 。从脱贫攻坚一线那些不辞辛劳、默默奉献青春的“80后白发干部,到疫情防控中勇敢逆行、舍生忘死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者,当代公务员正以热血与担当证明:人民满意,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它如同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共产党人的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担当,为公务员践行忠诚与担当树立了更高的标杆,激励着广大公务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抗击疫情期间,无数公务员冲锋在前,坚守岗位,有的深入社区排查疫情,有的为群众配送生活物资,有的参与医疗救治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近代中国的看客悲剧觉醒年代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深刻印证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对于公务员而言,服务人民不是阶段性的任务,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永恒课题,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 。从毛泽东时代到习近平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代代传承,从未间断,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精神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当每一名公务员都成为人民至上的坚定践行者,党和国家的事业必将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沃土,获得最深厚的根基、最强大的动力 。这是对历史的深刻回应,是对无数革命先辈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只要政权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在14亿多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中,乘风破浪,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在未来的征程中,公务员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