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华:免费医疗、利国利民

陈中华:免费医疗、利国利民

1747744260425422.jpg

人民体魄强健,国家方能强盛。国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国家繁荣。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因此,政府应当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享有免费医疗的保障,确保全体国民拥有健康体魄,从而为国家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彻底摆脱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桎梏,回归“救死扶伤、爱国卫生、保障人民健康”的根本宗旨。必须坚决杜绝“小病大治、重复检查、以药养医、唯利是图”等乱象,让医疗卫生事业真正服务于人民健康。

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号称“亚洲最大医院”)为例,在阚全程任职期间,其数据看似“亮眼”:年营收超218亿元,日均营收近6000万元,相当于每小时进账250万元;营收从2008年的6亿元飙升至2016年的近95亿元,床位从2000张猛增至8475张。然而,这种“辉煌”是建立在无数普通患者“倾家荡产、人财两空”的痛苦之上,医院沦为了少数人攫取利益的“提款机”。

阚全程腐败操作剖析:

* 权力寻租:身兼院长、市卫健委主任、医院党委书记等多重要职,将医院视为“私人领地”。其插手药品设备采购,垄断新院区建设(近50亿工程)及年超40亿的药械采购项目,通过回扣疯狂敛财。

* 虹吸患者:推行“基层医院转诊1名患者到郑大一附院可得3000元奖励”政策,并利用“医保结算快捷”优势,导致近90%患者被“吸”至该院,造成县域医院病床空置率高达40%,严重挤压基层医疗资源。

* 催生过度医疗:在利益驱动下,小病也需进行大量检查,患者动辄花费3-4万元,普通家庭不堪重负。

* 人事腐败: 网传存在“花费50万为孩子购买护士岗位”现象,入职后月薪竟达3-4万元,将医疗岗位异化为“高价商品”,加剧行业不正之风。

医疗领域整顿迫在眉睫:

医院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公益场所,却被腐败分子扭曲为“敛财生意场”。从患者被过度榨取、基层医疗体系被掏空,到岗位买卖成风,郑大一附院的案例撕开了医疗领域腐败的黑幕,更凸显了“彻查贪腐、重塑公信”的极端紧迫性。唯有斩断利益链条、重建医疗事业的公益属性,才能让医院回归“治病救人”的本源,为百姓提供真正的健康保障。

教育、医疗、住房的公益属性,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目标: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南街村的实践已证明,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并非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切实可行的民生工程。当这些关键领域真正回归公益本质,年轻人的生存压力才能有效缓解,他们才能重拾生活信心,敢于结婚生子、承担责任、追求幸福。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领域的改革,从来就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执政根基稳固的大事。让教育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塔,让医疗成为守护健康的盾牌,让住房成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年轻人松绑,让他们在拥有底气和希望的环境中,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这既是对一代人的成全,更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服务民生不应以盈亏为第一考量。在资金保障方面,可以灵活运用货币工具。众所周知,美国作为当前世界军事、经济和科技最强国,持续运用货币工具支持其发展,并未引发恶性通胀。在推进免费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事业上,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将其投入到这些关键领域即可。

或有经济专家担忧,大量增加货币供应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我认为,通胀的根源并非货币总量本身,而在于物资短缺。例如,当下钢筋、水泥、汽车、服装等物资普遍过剩,其价格岂会上涨?显然不会。只要精准施策,确保短缺物资得到有效生产供应,就能避免通胀。因为任何商品一旦供过于求,价格就失去了上涨的基础。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中公.png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