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华:由党领导人民选官立法,才能够让唯实取代唯上

陈中华:由党领导人民选官立法,才能够让唯实取代唯上

1750486728918257.jpg

近日,新华社的新华视评栏目对舆情应对中唯上不唯实向上甩锅现象的尖锐批评,如警钟长鸣,直击当下治理体系中的痛点。然而,当我们跳出舆情应对的单一领域审视,会发现这种下级躺平、问题上交的不良风气早已渗透到基层治理的诸多角落。若不从根源上破局,仅凭评论的振聋发聩,恐怕难以撼动积弊已久的现实土壤。

在基层治理场域中,“唯上不唯实”现象折射出一组尖锐的政治矛盾——即治理目标中“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失衡,以及制度设计中“权力来源”与“责任承担”的错配。这一矛盾不仅制约着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成为阻碍政策落地、疏离干群关系的深层症结。而实行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由党领导人民选官立法),恰恰是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路径,对执政党巩固执政根基、对国民实现利益诉求都具有根本性好处。

矛盾的核心表现:从“程序合规”到“实效空转”

“唯上”风气的蔓延,使得基层工作异化为对上级指令的机械执行。干部将“请示汇报”作为“免责盾牌”,事事等待批示、层层上交问题,看似符合程序,实则导致治理实效的空转:群众迫切需要的民生工程因“批文不全”被搁置,突发矛盾因“等待指示”错失化解良机。这种将“上级认可”置于“群众需求”之上的逻辑,本质是把政治责任异化为“避责工具”,形成“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循环。而民主政治强调“民意导向”,能通过畅通群众表达渠道,让基层工作始终围绕群众真实需求展开,避免政策在“上传下达”中沦为形式。

矛盾的根源:压力传导与激励机制的双重扭曲

矛盾的深层诱因在于治理生态的失衡。一方面,上级对负面事件的严苛追责与“一票否决”考核,迫使基层选择“躺平甩锅”以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干部选拔中“上级评价权重过高、群众口碑分量不足”的机制,使得“揣摩上意”比“解决问题”更能决定仕途。权力来源与责任承担的错位,让“唯上”成为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而“唯实”反倒成了“冒风险”的行为。

实行民主政治,能从根本上优化这一生态:通过完善群众参与的评价机制,让干部权力真正与群众认可挂钩,既让执政党能够精准把握民生痛点、校准治理方向,巩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基础;也让国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合理诉求通过制度化渠道得到回应,增强对治理体系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矛盾的破局:从制度重构到生态重塑

破解这一矛盾,需从根源上重构治理逻辑,而民主政治的深化是核心抓手:

        还权赋能基层与扩大群众参与结合:减少冗余审批的同时,通过村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等民主形式,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使基层自主权的行使始终体现民意;

        健全容错机制与民主监督并行:在为改革者“松绑”的同时,通过村务公开、政务透明等民主监督手段,防止权力滥用,让“敢作为”与“受监督”相辅相成;

        优化评价体系与民主测评衔接:将群众满意度、民生改善实效等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让“对下负责”成为干部履职的根本准则。

唯有通过民主政治的实践,平衡“对上”与“对下”的关系,让权力来源真正与群众需求绑定,才能让“唯实”取代“唯上”。这既让党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治理的科学性与公信力;也让国民在参与中实现自身利益,形成“党心民意同频共振”的良好政治生态,从根本上化解基层治理的深层矛盾。

任何制度都可能产生腐败,但是一个好的制度能遏制腐败,而一个坏的制度则助长腐败。我认为:民主的政治制度是迄今为止、最能遏制官僚和腐败的制度。目前;党内有些人一看有人提倡民主政治就害怕失去政权,其实正是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才能使党长期执政,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听人民的话按人民的意办事,岂能不得民心。

其实,民主也是多元的,各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相应的民主模式。君主立宪、党主立宪、一党独大、两党轮流、多党竞争等,都是维护和实现民主标准的有效手段。但其标准或核心价值则是单一的:对公共事务实行公开讨论决定、公开对话和公开争论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之下,中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适合的民主模式。中国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国家的全面统一领导,实行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是由党领导人民选官立法,严格依法治国。现在大多数地方官完全就是欺下瞒上的土皇帝,官僚腐败欺压百姓,中央想管无力,百姓状告无门,是极易官逼民反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不搞民主党会累死之道理。

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实行多党制民主政治,乱象丛生:群龙无首,政党恶斗,族群撕裂,弊案连连,经济停滞,邪气横行,社会动荡,民怨沸腾。政客呼风唤雨,设陷阱搞暗算,你咬我我咬你,抹黑对手不择手段;立法院内攻击对骂、肢体冲撞成了家常便饭;执政党抛开执政责任,无视经济,冷漠民生,意识形态挂帅,一切围绕选举乱转。

当然:民主是现代社会的共同追求,政党政治也是当今世界普遍现实。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民主,要不要政党政治,而是要什么样的民主,要什么样的政党政治。世界上没有抽象的最好的民主政治。最好的民主政治,就是具体的、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社会实际的民主政治。中国应该实行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党主民主的政治制度就是由党领导人民选官立法,严格依法治国。中国应当撤消省县乡只设市区镇村,并撤消政协归并人大。原省级的官员安排到国家巡查组工作,到各市巡查监督市区镇村的官员。这样做是中央集权,把地方的权力分开,地方分权会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不会出现藩镇割据, 党的政权会更加稳固, 这也是与我们国家的国情是相适应的。

市区镇村长由党领导当地人民选举,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命运决定权在谁手里他必定要为谁服务,官员也是一样,是由人民选举的官员必然会全心全意公平公正地为人民服务 ,道理很简单,你不为命运决定者服务,你的命运就得重新选择。官由民选,官员自然能全心全意公平公正为人民服务了,就不存在人民对党不满了,人民对党没有不满了,党就能长期执政,这样对党和国民都有好处。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