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华:未成年少女产女被私养,罚款之外更要深挖刑责

陈中华:未成年少女产女被私养,罚款之外更要深挖刑责

1750486728918257.jpg

未成年少女引产被拒后产下女婴,麻醉师未经合法程序便将孩子抱走领养,涉事医院因多项违规被罚款 1 万元 —— 这起发生在云南香格里拉民生医院的事件,表面是医疗违规问题,实则暴露出强制报告制度失灵、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崩塌的严重隐患,更暗藏性侵未成年人、非法处置婴儿的刑事风险。1 万元的行政处罚显然罚不当责,事件处置绝不能止步于行政惩戒,必须深挖背后犯罪线索,坚守法律底线。

医院多重违规:不止管理混乱,更是犯罪预警失守

香格里拉民生医院的行为绝非简单的管理疏漏,而是对医疗规范与法律义务的全面漠视,其每一项违规都在为潜在犯罪打掩护。其一,未查验患者余某某身份信息、未按规定建立门诊及住院病历,仅存 1 张分娩记录和 1 张产程经过单,违背了最基本的医疗质量管理要求。这种刻意的信息缺失,直接导致无法确认患者真实年龄、家庭背景等关键信息,为后续追查怀孕真相设置了巨大障碍。其二,医院未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和查对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形同虚设,让麻醉医生永某得以在无任何合法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将新生女婴以亲戚领养名义抱走,完全无视合法收养的法律规定。其三,也是最严重的违法情形,医院未履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义务。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报告。未成年女性怀孕分娩本身就是极具敏感性的风险信号,医院却故意隐瞒不报,直接阻断了对可能存在的性侵犯罪的调查路径。

这些违规行为相互交织,形成了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系统性漠视。医院作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重要机构,本应是未成年人安全的守护者,却沦为潜在犯罪的遮羞布,性质极其恶劣。

幼女怀孕的法律警示:每一起都是性侵犯罪的重要线索

法律之所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核心在于其身心尚未成熟,不具备完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性自主能力。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与 14 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无论对方是否同意,均构成强奸罪,且应依法从重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奸淫幼女的,需适用较重的从重处罚幅度,充分体现了法律对这类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未成年少女怀孕分娩,绝非孤立的医疗事件,而是指向性侵犯罪的重要线索。无论少女是否主动提及遭受侵害,医疗机构都应保持高度警惕,这是法律赋予的责任,也是职业伦理的底线。涉事医院未核实余某某的具体年龄,也未对其怀孕原因进行必要核查,更未履行报告义务,本质上是对性侵犯罪的漠视。这种漠视让可能的施暴者得以逃脱法律制裁,让受害者无法获得及时的司法救济、心理疏导和权益保护,造成了二次伤害。

强制报告制度失灵:惩戒不能避重就轻

2020 年《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印发,2021 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法律层面确认了这一制度,其核心目的就是让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和人员成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医疗机构作为前沿阵地,在这起事件中完全失守了这道防线。

根据法律规定,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对相关单位给予行政处罚,还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更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此次迪庆州卫健委仅对涉事医院作出警告和 1 万元罚款的处罚,既未追究医院负责人、接诊医生、麻醉医生等相关人员的个人责任,更未触及可能存在的性侵犯罪与非法抱养问题。这种避重就轻的惩戒,与事件造成的危害严重失衡。1 万元罚款无法弥补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更会弱化法律的震慑力,导致强制报告制度沦为纸面上的义务,难以让相关机构和人员真正重视并履行这一法定职责。

拒绝以罚代刑:必须深挖背后犯罪线索

这起事件的核心矛盾早已超出行政违规范畴,潜藏着严重的刑事风险,处置工作绝不能止步于行政处罚。首先,必须立即核实患者余某某的具体年龄和真实身份,追查与其发生性关系的相关人员。若确认余某某不满 14 周岁,无论何种情形,都应依法以强奸罪立案侦查,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从重处罚,让施暴者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其次,要彻查麻醉医生永某领养婴儿的真实情况,核实其所谓亲戚的身份信息,查清是否存在金钱交易、非法转运等情形,警惕涉嫌拐卖儿童或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等相关犯罪。根据法律规定,即使是亲生父母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子女,也构成拐卖儿童罪;明知是被拐卖的儿童而收买的,同样构成犯罪。最后,要依法追究医院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让不报、瞒报付出应有的代价,以儆效尤。

未成年人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这起事件给所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敲响了警钟:强制报告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法律义务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唯有摒弃以罚代刑的轻纵思维,深入追查背后可能存在的犯罪线索,依法严惩所有违法犯罪者,才能真正筑牢未成年人的安全屏障,让法律规定的特殊保护与强制报告制度落到实处,守护好每一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1760047694566285.jpg

QQ图片20250810051809.jpg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