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华
陈中华: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陈中华: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747744260425422.jpg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贯穿人类政治史的千古铁律,无论何种社会制度、无论哪个时代背景,执政者能否赢得民心,始终是决定政权稳固与否的根本所在。古今中外无数政权更迭的案例反复证明:民心是执政的“定盘星”,是政权的“生命线”,背离民心者,即便手握权力利器,最终也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美国素来以“民主灯塔”“人权卫士”自居,宣称“人人平等”,却在疫情冲击下暴露了其社会撕裂与人权虚伪的真面目。2020年,46岁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因暴力执法被警察跪压喉部长达7分钟,临终前“我没法呼吸”的哀求被彻底无视,最终窒息身亡。这起事件并非孤立的执法失当,而是美国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阶层固化问题的集中爆发——当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命权都无法得到保障,所谓的“民主自由”不过是精英阶层的遮羞布。

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仅以“解除4名警察职务”轻描淡写应对,这种对民众诉求的漠视彻底点燃了民愤。抗议活动从明尼阿波利斯市迅速蔓延至全美30多个城市:明尼阿波利斯街头火光冲天,亚特兰大的CNN大楼被民众包围,华盛顿特区的白宫和国会大厦也陷入抗议浪潮之中。网友直言,这不是中东的“阿拉伯之春”,而是美国民众对不公的“美利坚之春”;“特朗普原地辞职”的热搜刷屏,民众对特朗普政府漠视民生、激化社会矛盾的不满达到顶点,最终直接引发美国政权更迭——共和党特朗普政府失去民心支持而下台,民主党拜登随后通过选举上台执政。这场风波深刻揭示:无视民众疾苦、践踏基本人权,即便号称“民主标杆”,也终将被民心所背弃,最终失去执政地位。

无独有偶,2011年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同样以惨痛教训印证了“民心不可违”的真理。一名26岁的失业大学毕业生,因生活所迫在街头摆摊卖菜,却遭遇城管粗暴执法、没收全部货物——这根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仅点燃了他个人的绝望(愤而自焚),更引爆了整个社会对高失业率、民生困顿、权力滥用的积怨。民众在游行中高举“本·阿里下台”的标语,抗议浪潮席卷全国,最终迫使执政23年的总统本·阿里仓皇出逃,终结了其独裁统治。一个看似微小的民生事件,之所以能引发政权更迭的“蝴蝶效应”,根源正在于执政者长期背离民心:当政府不再为民众谋福祉,反而与民争利、漠视民怨,即便掌控着国家机器,也会在民心的“洪流”中不堪一击。

纵观这些政党丧失政权的案例,“背离民心”是共同的致命根源。对执政者而言,“民心”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到每一个民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尊严权——当城管粗暴执法践踏底层民众的生计,当警察暴力执法剥夺弱势群体的生命,当政府对民众的呼声视而不见,本质上都是在侵蚀政权的根基。任何人侵犯老百姓的人权,就是等于侵犯党的政权,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唯有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惩侵犯民众权益的行为,才能守住民心、稳固政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无论是美国因漠视民怨导致共和党特朗普下台、民主党拜登上台的政权更迭,还是突尼斯因背离民生引发“茉莉花革命”的剧变,都在警示世界各国执政党: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失去民心就意味着失去一切。唯有始终敬畏民心、顺应民心、服务民心,把保障民众权利、解决民生疾苦作为执政的根本出发点,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

原中国政法大学公正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中华

1760151327563029.jpg

BBD280B3BA84E5DE9D8B974DE74EB11A.jpg


电话直呼
在线客服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83233288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国际新闻信息网 | 管理登录
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