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从臭饭到厕所改宿舍,不要不把学生当人看 2025年9 月 15 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家长接连反映,当天学生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临时紧急撤餐 —— 据学生反馈,这道菜散发明显 “臭味”。事后,学校以饼干、面包作为替代餐食补发。经了解,涉事菜品的供应商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该企业正为上海多家中小学提供午餐服务。9 月 16 日,徐汇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向现代快报回应时确认 “确有撤菜情况”,并表示教育局已针对此事展开调查,后续进展将进一步公示。 同一时期,另一则教育民生新闻更显刺眼。据大象新闻报道,湖南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有学生在网上发布视频,揭露自己的 “宿舍” 竟是由公共厕所改造而成。视频中,昏暗的空间里挤着 20 多张床位,水泥地面潮湿脏污,最令人震惊的是,宿舍深处仍保留着 4 个半开放式蹲便,瓷砖大面积脱落,污垢堆积严重,炎热天气下异味更是弥漫整个宿舍。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 “厕所宿舍” 位于学校食堂地下室,学生们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休息。 当蹲坑与床铺紧紧相邻,当刺鼻的异味取代了书香,我们不禁要问:是学校条件真的窘迫到了极点,还是校方压根就没把学生当人看待?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事业兴衰成败。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政府应当推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阶段免费教育,并为读研读博的学生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这不仅能推动教育公平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更能培养出既忠党爱国、又具备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为民族复兴注入持久动力。 教育、医疗、住房的公益属性,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南街村的实践已经证明,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实现的民生工程。当这些领域回归公益本质,年轻人的生存焦虑才能得到缓解,他们才能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敢于结婚生子、承担责任、追求幸福。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生领域的改革,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公平正义、关乎执政根基的大事。让教育成为照亮未来的光,让医疗成为守护健康的盾,让住房成为安稳生活的基,如此,才能真正给年轻人松绑,让他们在有底气、有希望的环境中,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既是对一代人的成全,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为人民办事不应计较盈亏,资金不足可以通过印钱来解决。众所周知,美国目前是世界上军事最强、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一直不断地印钱发展,却没有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在免费医疗、教育、住房这些事业上,政府负责“生产”钱,将钱投入到这些领域即可。 有些经济专家可能会说,大量印钱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我认为,通货膨胀并非源于钱多,而是因为物资短缺。比如目前钢筋、水泥、汽车、服装等物资过剩,这些东西会涨价吗?显然不会。只要缺什么就生产什么,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因为任何东西供过于求都不可能涨价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 “臭饭” 到 “厕改宿舍”,这些问题的曝光不是终点,而是推动改革的起点。唯有让教育、医疗、住房回归公益本质,才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让国家发展拥有更坚实的根基。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