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中华:胡鑫宇的鞋带罗帅宇的七米,要将公众质疑视为改进动力
胡鑫宇遗体被发现时脖颈缠绕的鞋带,罗帅宇案中(若属实)距离墙体七米的尸身位置,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物理特征,却在舆论场掀起惊涛骇浪。公众对这些离奇细节的执着追问,折射出的不仅是对个体悲剧的关注,更是对信息透明、程序公正与权威可信度的集体叩问。当专业结论与朴素认知激烈碰撞,当官方通报未能有效填补认知鸿沟,质疑便如星火燎原,点燃公众内心深处对真相的渴望与不安。
一、常识与专业的认知错位:信任崩塌的起点
在胡鑫宇案中,"鞋带自缢"的结论挑战了多数人的日常认知——脆弱的鞋带如何承受人体重量?而罗帅宇案中,若"尸体离墙七米"属实,其与常规自杀场景的物理差异,也让公众产生诸多疑问。这些争议背后,暴露出专业判断与公众常识之间的巨大鸿沟。
官方通报往往因专业性过强,未能以通俗语言解释这些"反常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鞋带材质、编织方式、受力角度等因素,如何让看似脆弱的鞋带具备承重能力;尸体位置可能受坠落角度、环境因素等影响发生位移。当权威解释缺失或滞后,公众只能凭借自身经验解读,进而产生认知偏差,信任的堤坝就此出现裂缝。
二、细节争议:程序瑕疵的放大镜
物理细节争议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检验调查程序公正性的试金石。胡鑫宇遗体发现地点的特殊性,前期大规模搜寻未果的矛盾,都让公众对调查过程的严谨性产生怀疑。同样,罗帅宇案中若关键细节未得到合理解释,案件调查的规范性、信息发布的透明度也将遭到质疑。
这些看似孤立的细节,实则成为公众审视整个调查程序的重要依据。疑点越多,公众对程序公正性的质疑就越强烈,对官方结论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
三、从个案质疑到系统信任危机:公信力的考验
胡鑫宇、罗帅宇案并非孤例。近年来,多起非正常死亡案件都引发过类似争议。每一次官方通报未能彻底消除公众疑虑,都在消耗着宝贵的公信力。久而久之,公众形成一种"质疑惯性":面对新的案件,下意识对官方结论持怀疑态度。
"鞋带"与"七米"早已超越物理层面,成为公众对执法公正性、信息透明度长期焦虑的象征。这些追问背后,是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对知情权的强烈渴望。
四、重建信任:超越细节之争的破局之道
要化解信任危机,需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改进:
1. 强化信息公开与科学解释:权威部门应针对关键争议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专业解读,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展示等方式增强说服力。
2. 确保程序透明可监督:调查过程关键环节应最大限度公开,接受合法监督,以程序正义保障实体正义。
3. 完善舆情回应机制: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不回避尖锐问题,持续跟进事件进展。
4. 重视民意反馈:将公众质疑视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而非对立声音。真正理解民众诉求,积极回应合理关切。
胡鑫宇的鞋带能否承载生命之重?罗帅宇为何会出现特殊的尸身位置?这些具体问题需要专业调查给出答案。但更值得深思的是,公众为何对这些细节如此执着?这些追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真相的渴求、对程序正义的期待,以及对公权力信任重建的迫切需求。唯有以透明化解猜疑,以专业回应质疑,以诚意重建信任,才能真正修复社会信任的裂痕,让每个生命的逝去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真相。 司法活动承担着惩恶扬善、定分止争的社会功能,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等各项权益的保障,以及国家、政权、社会的稳定都与司法活动密切相关。司法的相对公正,对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是,一些从事司法工作的人,还是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有案不立、压案不办、有法不依。前些年流传民间的顺口溜:“大盖帽、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的现象至今还存在着。 司法腐败是对党和国家、对人民危害最大的腐败。司法队伍中的腐败现象,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利益问题,很多都涉及人权、人命。有的司法工作人员搞了腐败,自己得了一些好处,但无辜的人就要有牢狱之灾,甚至要脑袋落地! 能让该死的人不死该活的人不活。司法不公,它不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而且对司法公信和司法权威造成致命伤害,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仰。司法不公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机体内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党的政权。 司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这是早有结论的,但是如今许多人对此还缺乏深刻的认识。鸦片战争的时候,当英军与清军在珠江口大战正酣,岸边却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冷漠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敌作战,当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居民竟然发出喝彩声。后来英军北上,也有类似情况。到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不仅围观,甚至还加入到为洋人推车、搭梯的行列。大清国的子民之所以如此不忠,固然与清初的大肆屠杀有关,更与清王朝持续多年的大兴文字狱和清末猖獗的司法腐败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没有外敌入侵,清王朝也是难逃灭亡厄运的。 司法公正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来说,都是一场双赢游戏。司法公正牺牲掉的只是少数权势人物,而赢得胜利的则是整个政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党要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绝对全面统一领导,对不公正的裁判决应当及时督促纠正,绝不能让司法机关独立办案变成独立王国,肆无忌惮地违法执法贪赃枉法。对违法执法、贪赃枉法、不作为乱作为的司法人员必须要严惩不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才能幸福生活,国家才能稳定发展,党才能长期执政。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